新浪财经

中国志愿者讲述"在火星的日子":"吃饭前都痛苦思考"

2011年06月11日 08:19 来源:中国经济网

  “火星500”试验一周年 王跃讲述“在火星的日子”——

  “每次吃饭前都痛苦思考”

  晨报讯(记者王海亮通讯员张智慧亚南)从2010年6月3日,3个俄罗斯人、2个欧洲人和1个中国人组成的6名志愿者进入封闭试验舱后,“火星500”模拟载人航天飞行试验已经度过了一周年。王跃谈到这365天的生活时说:“登陆火星最令人兴奋;365天的生活,虽艰苦,但从未想过放弃。”

  记者昨天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获悉,一年来,“火星500”各项试验进展顺利,按照计划,试验将持续至2011年11月5日。届时,封闭舱门将打开,6名志愿者将返回到“地面”。

  一周年评价

  “一切如真实的火星飞行”

  “火星500”项目相关负责人称,这次志愿者组合的挑选非常成功。虽然他们不是职业航天员,甚至不是候选航天员,但从一开始,他们的工作就十分协调。试验中,志愿者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包括一些非常情况,如电源关闭、设备和冰箱断电、因“地磁风暴”导致一个星期通讯断绝等特殊情况。志愿者们按时完成了所有任务,“一切如真实的火星飞行。”

  项目方负责人强调,尽管6人的文化背景、教育水平各不相同,英语水平也不一,但不同文化间的摩擦几乎没有,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冲突,“他们一起吃饭、看电影、下棋、打牌,就像是同一个民族的人。”

  一周年之最

  印象最深的事件:智利矿难

  王跃感慨,试验进行并非如开始想象的那么轻松,有时还会产生一种自己真的是在飞往另一个星球的感觉。回顾过去的一年,最令王跃兴奋的事件是“登陆火星”;印象最深的事件则是智利矿难,“我对那些遇难的矿工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最痛苦的挑战:吃饭

  除了思念家人、朋友外,中西方饮食结构的不同使得吃饭成为王跃在试验过程中遇到的一大难题。由于肚子的“抗议”,每次吃饭前王跃都要经历痛苦的思考过程,做出艰难的抉择。如今,他迫不及待地想再次尝到家乡菜。

  最惭愧的心情:俄语进步慢

  王跃和其他5名志愿者相处融洽,大家平时主要用英语交流,有时会用一些俄语,“我对自己的俄语进步感到惭愧,尤其跟另一位来自欧洲的志愿者罗曼比,相差不少。”王跃“老实交代”。

  最坚持的理念:从未想过放弃

  尽管长时间的隔离生活十分艰苦,但王跃说,自己从来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是同事、家人、朋友以及所有支持试验的人的鼓励和帮助,让我能坚持到今天。尽管十分艰难,但只要对空间科学研究和人类探索新的疆域有价值,我一定会坚持下来。”

  (责任编辑:马常艳)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