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哈药治污缘何不及格 高污染车间待搬

2011年06月13日 09:57 来源:一财网

  制药巨头哈药在“环保”上交出了 “不及格”的成绩单,引发人们对我国制药业的深思,这是行业的个例,还是带有共性?是偶然,还是必然?《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分别赴哈尔滨、台州等原料药制造基地调查,多角度了解药企“治污”的困境,除了成本、技术等原因之外,与我国药业在全球产业链上处于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也有莫大关系,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哈药治污缘何“不及格”

  11日,哈药集团制药总厂(下称“哈药总厂”)就“超标排放事件”正式向公众道歉,承认企业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表示“愿意为此事承担一切责任,接受一切处罚” 。

  哈药总厂此次被曝光的污染事件,再度引发社会对制药业陈年旧疾的环保问题的高度关注。

  高污染车间待搬

  “也许,可以坏事变好事。”直接负责哈药总厂环保的哈尔滨市环保局环境监察支队长彭旭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5日,彭旭所负责辖区内的哈药总厂违规排放废水、废气和废物问题被曝光,而这一天恰好是“世界环保日”。

  事实上,这已不是哈药总厂因为环保问题而首次受到指摘。自2005年以来,由于刺鼻气味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哈药总厂曾多次被曝环保问题,但始终没有根本解决,居民投诉也因此从未中断。

  据了解,哈药总厂现阶段的主要产品是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以及一些原料药中间体等制药生产的前期产品,而这些,都属于药品中相对高污染高耗能的产品类型。

  “虽然哈尔滨也是老工业城市,但因为哈药总厂产品类型,再加上处在城市上风口,这些年来污染问题已成为哈尔滨市环保的老大难问题。”彭旭坦陈。

  黑龙江省政协委员田家玮曾连续两年联合多名政协委员提案,分析了哈药怪味的危害性,提出了整改、搬迁等一系列建议。

  “高污染车间的搬迁升级已列入2011年哈尔滨市产业结构规划,2013年一期工程完工,”哈药总厂主管生产和环保的副厂长马杰告诉本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月中旬就会和迁址地正式签约。”

  目前,哈药方面拒绝对搬迁投入做更多透露,而记者获得的信息是,哈药总厂将至少投入几十亿资金用于搬迁和安置等方面。

  “这费用对任何企业来说都不是一笔小数目,企业的积极性当然不会太高。”国内某原料药生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现阶段处罚力度并不十分严格,相对于整体搬迁改造的大笔资金,更多的企业还是选择了更为划算的‘认罚’。”

  事实上,哈药方面提供的资料也显示,哈药总厂自1999年已累计投入4亿多元用于清洁生产和环保治理,2009~2010年仅用于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封闭的投资就达到1950万。

  “还有一些客观的因素,比如建此厂时,这地方甚至还有狼,十年前在哈尔滨也还是很偏僻的地方,没想到这几年一下就开发起来了,以前并不集中的问题马上变成矛盾。”哈药总厂母公司哈药集团宣传部部长高也告诉本报。

  彭旭也坦陈,城市化进程太快,现在想找到一块既符合工业生产条件又满足环保评价的地方已非常困难。“不过,环保的投入将成为企业成本核算中越来越重要的一块,谁都没法回避。”彭旭表示。

  哈药总厂也在哈药股份的公告中表示,由于异地建厂的投资巨大,原料药产品的附加值低、利润微薄,预计投产后2~3年内将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极易造成企业处于亏损境地,造成企业无法生存的后果。”

  “搬得好,将抓住再发展的机遇,搬不好,可能就一蹶不振。”高也说道。

  调整产品结构

  “对国内制药企业来说,哈药的问题可能都是共性的问题,只不过哈药被曝光出来。”昨日,某上市制药公司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制药企业的环保问题很具有普遍性。

  前述企业负责人认为,由于原料药生产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特点,几乎所有的国内原料药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环保压力。

  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副会长潘广成在采访中告诉记者,由于原料药生产的是药品生产的前体部分,集中了大量化学合成反应步骤,相对于药品生产后半段的制剂生产,耗能和污染都更大。业内也有观点认为,中国制药工业的落后主要是在原料药部分的落后。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原料药生产转移的主要目的国和生产国,在浙江、江苏等地区,集中了国内大量的原料药生产企业。据统计,我国现已注册的医药生产企业7100多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生产企业1600多家,获得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原料药有3700多个。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一季度,中国原料药进出口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其中出口额53.63亿美元,同比增长31.31%,预计2011年中国原料药出口有望保持20%左右的增速发展。然而,在高污染、高耗能、附加值低的原料药行业特点下,产业升级转型也越来越迫切。

  “原来哈药总厂一直是原料药生产企业,但这几年已逐渐开始产品结构调整,”马杰向本报透露,哈药总厂目前已经逐渐由传统原料药生产转向制剂生产,期望提高整体利润和产品附加值,摆脱传统原料药的困境,“目标是希望哈药成为一个‘普药’和‘特色原料药’相结合的企业。”

  在11日的公开致歉信中,哈药总厂称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而此前50年里,哈药总厂一直都是中国抗生素原料药和粉针剂最大生产公司之一,原料药几乎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