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4日 05:06 来源:东方今报
这一切也许才刚刚开始,国内高考模式的苛刻和教育方式的僵化,将促使国际教育市场的规模加速扩大,对于留学市场而言,格局突变,巨头诞生,或许就在眼前。在专家看来,国际教育市场的扩大不可避免,同时也亟待规范。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付志杰/文 记者 邱琦/图
●竞争将刺激市场诞生“留学巨头”
河南留学市场竞争第一阶段应该是从2001年至2008年。河南省教育厅正式批准了河南农大一鸣留学公司、河南中安商务咨询服务公司等本土留学公司开始正式营业。市场的竞争主要是在省内留学公司之间展开。
第二阶段竞争是从2008年到现在。2008年金吉列进驻郑州后,加上2007年就已经来郑发展澳际留学,省外留学公司正式与本土留学公司之间展开竞争。
这两个阶段的竞争对象还仅局限于单个留学生之间的竞争。留学公司还是通过报纸广告、举办说明会等形式,吸引学生来自己公司办理出国手续。客户对象也都是单一的散户,谁想做大都显得不太容易。
以前,学生要出国留学,对国外大学的排名、出国流程的申请、语言要求等方面都不是很懂,留学公司说什么他们基本上都会相信,这就出现了学生到国外没有大学上,上的大学国内不承认学历等现象,现在出国的人越来越多,网络信息也发达,想出国的学生及其家长对留学过程的了解也逐渐深入。
据一鸣留学公司市场部介绍,“据我们调查,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河南本土留学公司的整体情况不是很好,不少公司的‘约签率’和‘客户量’与去年相比下降了20%,基本上都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该公司老总张四茹认为,散户市场竞争的规范化,促使每个公司必须提高服务质量。
国际班将加快留学公司优胜劣汰的速度,河南将来会出现也应该出现几个“留学巨头”。河南省最近批准了晨钟、联大、大山几个民办教育集团,估计也是看到了留学行业的希望。
“留学公司要想做大做强,必须与中学合作,搭上国际班这班车。国际班对大公司来说是个好事,出国留学的人越多,需要办理签证的人肯定越多。一方面市场份额大了,另一方面学校肯定都愿意选择与知名度和美誉度更好的公司合作,为学生办理出国手续,这样就会给部分公司做大做强的机会。”在留学市场有着多年丰富经验的毋佳佳说。
●2012年成为河南留学市场“分水岭”
随着国际班的壮大,几乎所有的留学公司都已经意识到,谁抓住了国际班,谁就抓住了市场。“今年每个留学公司都会把中学的国际班作为新的竞争舞台,进军国际班,这是必须的。”启德市场部的樊新亚这样谈论2011年河南留学市场的最新动向。
“以后除了留学公司之间的竞争外,还必须与中学做好既要合作又要竞争的准备。”广州启德留学公司郑州分公司市场部樊建刚告诉记者。
郑州市的国际班主要集中在九中、七中、11中几个重点中学内。从今年省教育厅新批的国际班的分布上来看,南阳、洛阳、新乡的重点中学都拿到了批文。2012年,其余省市的重点中学拿到国际班的招生批文应该顺理成章。
留学公司在大部分中学申请国际班招生并顺利通过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四十七中的国际部与中安留学公司合作、11中的国际班与豫教国际合作……已经招生和准备招生的国际班背后离不开留学公司的身影。
国内中学因为没有办法办理学生的出国手续,还必须通过留学公司为学生办理出国留学手续,所以每个中学的国际班都避不开与留学公司的合作。帮助中学引进国际项目并申请批准招生已经是现在留学公司的重点工作。
对于留学中介来说,“拿下”一个学校的国际班,不仅意味着这些国际班的学生有望通过自己办出国手续,该校其他班级有出国打算的学生,也会通过学校的推介认识自己。留学中介因此将得到更多的机会。
“留学公司在今年,最迟明年,如果能顺利帮助中学引进国际班的项目并达成合作意向,就相当于批量拿到了客户,没有渠道或者没有能力的留学公司,就是想保住现在的市场份额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明年将是个分水岭,结果就是有些公司更强,有些公司就会坚持不下去了”。
●国内教育资源有限“洋高考”顺势而为
“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对具有国际视野和海外教育背景的人才需求的增加,刺激国际教育规模扩大。国际间商品和劳务的流动,或者说经济的交易,背后反映的是文化和理念的交流。在中国不断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背景下,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惯例、掌握最新科技知识甚至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加。国际教育有助于培养这样的人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霍彦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国际的发展趋势。
霍彦立说,国内教育机构数量与招生数量不足,迫使一部分家长和学生选择到国外求学。尽管大学都在扩招,但在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学数量还是相对较少,“这也是刺激国际教育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
另外,由于就业压力,国内本科教育日益呈现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和考研辅导班化,本科生专业素养日益降低;国内教育收费日渐提高,人民币日渐升值,使得国内教育与国外教育的费用差距日渐缩小,也成为刺激国际教育发展的因素。
同时,国外一些大学也存在经费不足的情况,希望通过开展国际教育项目增加收入。因此,这些学校也会拼命扩大海外教育市场。当然,国外的一些大学也有以吸引优秀人才为目标的招生项目,“不管怎么说,在中国,国际教育的规模将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霍彦立的语气非常坚定。
●主管部门需对留学市场加强监管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供求关系的作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经济学专家史璞认为,留学市场的规模日益壮大是因为人们有出国求学的需求。
同时,出国留学还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到瑞士的蒙特罗莎中学,每年的总费用至少在20万元~23万元人民币(包括食宿),已经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留学目标国家政府—外国学校—留学培训机构(预备学校等)—跨国银行、居住等关联产业—中介机构—国内学校—本国政府……形成“教育拉动消费”。
作为“出国求学”价值链上的中间环节,国内的留学中介机构和中学可以从中谋求较大利益,因此具有较强的促销动机。
目前我国对留学中介机构的管理相对宽松,缺失有效监管,致使一些中介机构以次充好,放宽报名条件,尽可能多地招揽学生,最大限度赚取中介费等。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必须尽快完善出国留学的法规,加强对中介机构的依法监管。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