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个老革命的快乐追求

2011年06月16日 04:03 来源: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记者 郑 英

  什么是幸福?人为什么活着?对于86岁的东江纵队老战士何基来说,前一个问题他从来没有去思考过,而后者则是他人生经历中一直在追问自己的。他告诉记者,要他思考自己理解的幸福是什么,答案就是好好地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放弃舒适生活回国寻根

  不久前,在市老龄办举行的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座谈会上,86岁的何基精神奕奕地坐在发言席上,激情豪迈地讲述迎来建党九十周年的的心情感受。近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接到邀请,以一名老党员、老战士的身份,在各种场合讲经历、讲故事、讲革命传统精神。采访中,何基的眼神里透着一种坚定,而这一种气质自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形成,从他放弃国外舒适的生活,在父亲的嘱咐之下回国学习中文的时候开始。

  何基爷爷一代就出国到了牙买加发展,他父亲是深圳盐田人,母亲则是牙买加人,家里开有百货店铺、咖啡店和酒吧。从小何基的生活就是衣食无忧,但在他儿时却总有一些事情敲打着这颗幼小的心灵。父亲的店铺里曾经出现过无理闹事的洋人,学堂里老师讲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洋同学们也会以戏弄他为娱乐等等,他脑子里总会想:“我的祖国在哪里?中国人到底是怎样?”等问题。

  何基读到五年级时,父亲决心让他回国看看自己的国家,去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和语言,学好中文再回到牙买加,做一个像样的中国人来承接父亲的生意。回国后,何基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中文,经过不到一年的努力,他不单只学会了中国话,还开始如饥似渴地看起中文书。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他泡在图书馆,《岳飞传》、《罗通扫北》、《七侠五义》、《孙中山传》等历史、人物书籍都被他读遍。在一位老师的影响下,何基树立起革命救国救民的人生奋斗方向。

  好好活着人生才有意义

  当时的记忆还依旧清晰。何基说,图书馆里的一位黄老师看他喜欢看书,便主动借书给他看,第一次借给他一本《人生观》,让他只能回家看。何基回家翻了翻,觉得没意思。黄老师又借他一本《最新的新四军》,告诉他只能回家看,也不能借给其他人看。何基一看就着迷了。回到学校就问老师:“书里面的故事是真的吗?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军队对老百姓那么好的吗?”黄老师告诉他那是真的。后来他参加革命后,在东纵政治部见到过黄老师,才知黄老师是地下党。

  “老师和书本对我的人生观影响很大,我慢慢知道人活着要为天下受苦人解放的道理”。何基说,“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对联,我便用粉笔在自己家门两旁也写了一副对联:‘不偷偷摸摸活着’、‘不无声无息死去’”。满怀激情的何基不到16岁,就在自己家里为村里不能上学的孩子办起夜校,提供煤油灯和教科书,还请来一位老师和自己一起教孩子。

  战争年代多次大难不死

  1942年,那年17岁的何基加入了抗日游击队,他的这个举动引发了当地的一阵热议。在那个好仔不当兵的年代,被人喊着外号“番仔”的他,有着外国父母供养、盐田亲人的照料,他到底是怎么了跑去当兵,完全不被当地的乡亲所理解。可何基却非常坚定自己心中的追求,从此过上了30余年的从军生涯。

  战场的血雨腥风,何基一路亲历。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东江纵队面临一分为二局面。主力部队北撤到山东烟台参加解放战争,其余的游击队员就地复员,何基属于北撤人员。北撤部队随后整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编入三野作战序列。

  一年后,在国民党发动全国内战后,东江纵队未参加北撤的游击队员重新恢复武装斗争,发展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分散在四面八方的原游击队员又回到一起继续作战,不同的是,上一次是打日本鬼子,而这一次是和国民党军队作战。

  和国民党军队究竟打了多少场战役,何老掰着手指数都数不完。在淮海战役战场,战马被打死,马肉成为充饥的粮食。“那是我第一次吃马肉,很难吃。”何老回忆,广东人吃不惯那种味道,涩涩的,但不喜欢也得吃,因为没有别的可吃。

  豫东战役,济南战役,临驹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一路打下来,枪林弹雨中,他居然毫发未损。炮兵作为支援兵种,担负着替步兵开路,扫清前方障碍的重任,但往往也是敌人重点打击的目标。淮海战役中,一个炮兵连的炮弹不知道往哪打,作为指挥官,他前去现场察看。同往的一个通信兵走在前面,突然敌人一溜子弹扫过来,通信兵中弹牺牲,他却安然无恙。回忆起来,何基说只能用命大来形容一次次的经历。

  不知疲倦宣讲爱国主义

  离休后第二年,何基回深圳养老,后来任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会长。回深不久,在东江纵队老战士的联谊会上,老战士们共同商量着革命传统精神要传承,他们要深入学校、机关和部队宣讲东江纵队革命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余热。

  和年轻人讲革命传统精神,讲爱国主义教育,何基强调,不能光是大道理,讲只是单向的传递,最重要是要和他们聊天、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和他们一起分析出现的不求上进、没有人生目标的问题所在,“自己也要多学习,看报纸、电视,不落下对最新形势的了解!”这是何基的教育方式。

  在中小学作报告,当老战士们讲到战争年代部队要走很长的路,战士的脚底磨出血泡时,有孩子天真地问:“走不动为什么不‘打的’?”“肚子饿为什么不吃汉堡包?”“我的任务就是通过两个小时的宣讲,让他们知道这段历史。”何基说,东江纵队的故事虽然已经成了过去,但是东江纵队的精神应该薪尽火传。

  外出做报告,和老战友喝茶聊天叙旧,一年又一年、一场又一场的报告、讲座,让他为这个工作持续了20多个春秋。何基身兼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和市东纵老战士联谊会会长,“虽然年龄大了,我还是会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何基对于晚年的生活感到充实而富有意义,对他而言,幸福是什么,就是没有白活,做有意义的事情。

  责编 刘柱 责校 黄建祥 组版 陈伟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深圳商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