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胀忧难去 滞胀不足虑

2011年06月17日 16:58 来源:《董事会》

  之所以许多经济学家会出现误判,原因在于没有认清滞胀的基本逻辑,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胀的惯性,或者说,他们把通胀滞后回落那个阶段较为短暂的“经济不景与高通胀并存”错误地定义为“滞胀”

  文/黄小鹏

  最近几个月,中国的物价上涨势头超出了去年下半年大多数经济学家的预测。继3月份CPI创下5.4%的高位后,4月份CPI仍然高达5.3%。与此同时,其他一些统计数据(如PMI指数、工业生产、消费)却出现走软的迹象,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投行经济学家们又开始担心经济增长后继乏力问题,最悲观的人已经在高声地谈论宏观经济硬着陆的问题了。如果将这两种现象结合起来,就是如今媒体传播甚广的“滞胀”论了。通胀、硬着陆、滞胀,到底哪一种情景才是我们将要遇到的实况呢?

  “滞胀”假象

  滞胀,简而言之,就是经济停滞、增速大幅下滑、失业率飙升与通胀居高不下同时并存的局面。在现代经济史上,滞胀在1970年代西方诸国经济中真实地出现过,并成为人们挥之不去的梦魇。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当年曾将“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和称为“痛苦指数”。在1970年代,经济形势非常糟糕,更糟糕的是,经济决策者对此一筹莫展:采取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会加剧通胀;采取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失业率又会在高位上继续攀升。这种缺乏政策腾挪空间、决策者无计可施的局面,令人们一片迷茫,正因为此, “痛苦指数”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共鸣。直到今天,只要媒体提到“滞胀”,人们还会本能地感到恐惧,特别是在投资市场上,滞胀简直是信心杀手、指数毒药。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对“滞胀”的恐慌虽然符合一般大众的心理,却毫无科学根据,它更多的是一种羊群效应。笔者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基本的经济规律和历史经验基础上的。

  从经济学的供求定律看,在供给曲线不变的情况下,需求上升会导致两方面的结果:一是产出上升,二是物价上升。因此,通胀基本上都是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特别是经济增长超出了其潜在增长率之后,通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发生通胀与经济衰退相伴随的情况,那一定是供给方面出了问题。也就是说,滞胀只会发生在供给冲击(如石油供应突然中断、大面积系统性的自然灾害、大范围的经济秩序紊乱)的情况下。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和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时发生。

  这种情况相当少见,可见的记载只在1970年代西方经济中出现过。1973年和1979年,为了在外交上对抗西方国家,中东石油生产国曾两次实行石油禁运,石油供应突然中断,其结果就是油价狂飙。换成经济学的术语,就是供给曲线突然向左大幅平移。假如这时候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决策者认识到石油冲击的本质,采取较为偏紧的货币政策,那么经济就会出现下滑,但物价却不会失控,因为在货币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用于能源的消费开支上升了,用于其他商品上的必然随之减少,总体物价水平并不会失控。

  然而,当时美国等国家的货币当局反而采取了在通常情况下的应对策略,即:通过扩张货币来对抗经济下滑,其结果可想而知。一方面是石油中断导致的供给能力下降不会因货币扩张而缓解,经济衰退无法避免;另一方面,过多的货币导致物价不断轮番上涨。更糟糕的是,决策当局并没有认识到这背后的规律,反而通过行政管制手段来控制物价,如尼克松推行臭名昭著的“工资物价控制”,在货币政策放水的情况下,指望通过这种行政手段来控制物价,其结果自然只能是失败。失败一次,人们对行政管制的信心就下降一次,通胀预期就上升一次,其结果就彻底失控了。1979年,美联储新一任主席保罗?沃尔克上台,他采取强硬手段,控制货币供应量,付出巨大代价后,经济秩序才开始走向正常。

  虽然今天我们面临的形势和1970年代从表面上看颇为相似,如能源和各种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实质根本不同。2003-2007年以及2009年至今的两轮能源价格上涨,是受经济增长、需求强劲的推动,前一轮能源多倍上涨与当时的世界经济普遍繁荣相始终,后一轮则与全球危机后的普遍经济强劲复苏(特别是中国)直接相关。因此,并不存在1970年代那样的供给冲击。所以,正常情况下,经济要么是繁荣与通胀并存、要么是衰退与通缩(或通胀下降)共生。这一规律最近10年来被反复验证为可靠。

  当前主要问题还是通胀

  既然从逻辑上看,在没有发生供给冲击的前提下,通胀与经济衰退不可能并存,那么又为何常常出现在某一阶段通胀不低,但经济却开始走弱的现象呢?其实不难理解。通胀有惯性,不仅人们订立的购销、工资等各种合同不可能立即随经济形势调整,而且人们认识到经济下滑、需求转弱也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投资和消费行为,以至通胀预期都会保持一段时间的惯性。经济开始转弱后,高通胀往往会延续3-6个月,甚至会略长,在这段时间内,往往就会出现与滞胀的某些特征,某些人不明就里,自然就会认为滞胀已经来临,大为恐慌了。

  2008年三、四季度(特别是第四季度GDP仅6.3%,创10年新低),中国经济已经明显下降,但平均通胀仍接近5%,当时也有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滞胀已经来临,但到了2009年一季度,通胀很快就转变成通缩。

  之所以许多经济学家会出现这种误判,原因在于没有认清滞胀的基本逻辑,没有充分认识到通胀的惯性,或者说,他们把通胀滞后回落那个阶段较为短暂的“经济不景与高通胀并存”错误地定义为“滞胀”。

  当前同样不存在1970年代那样的供应冲击,故而,我们可以得出滞胀不会发生这一基本结论。与此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通胀与经济衰退的替换关系中,通胀短期内仍然是主要的矛盾。这不仅是因为当前的通胀较高,人们的通胀预期居高不下,而且因为影响推高通胀的一系列基本因素并未解除。这些因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长时间过度宽松的货币。虽然最近两个月M2已经被控制在预期目标内,但在非市场化的环境下,M2的衡量作用存在缺陷,频繁进行数量调控,上调准备金率,使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但国企仍然未受到冲击。只要不上调利率,只要政策总的倾向是以保增长为主,那么总需求旺盛局面就很难出现根本性的逆转,物价也就很难出现快速下降。中国的GDP增长已较长时间处于潜在生产能力之上,事实上,粗略估计,只有经济增长下降到9%或以下,通胀才有可能得到实质性的控制。

  二是资产泡沫对消费物价的传导正处于强劲阶段。房价泡沫经过6—7年的膨胀,已构成最主要的通胀催化剂,在初始阶段,资产价格对CPI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一旦这种资产泡沫的力量由潜伏状态转达为显性状态,将持续而强有力地推动CPI的上升。房价贵则百业腾贵,千万不能低估这句话里包括的真理性。这种推动作用,在资产价格破裂之前将会持续很长时间。

  三是在当前的物价管制情况下,通货膨胀中相当一部分被潜伏下来,一旦这些潜伏的力量浮出水面,将构成推升通胀的另一股强大力量。即便实行更长时间的物价管制,物价表面上受到控制,但实质性高通胀也将继续维持下去。更何况,物价管制最终会导致经济秩序的大混乱,最终不得不被放弃,到那时,通胀下降的速度可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