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瑞士欲成中企进军欧洲市场的桥头堡

2011年06月17日 19:02 来源:中国联合商报

  ■CUBN记者 黄婧 北京报道

  中国企业在欧洲又多了一个商业“唐人街”——瑞士琉森中国中心。力致成为中欧经济交流的新典范。

  早在2011年1月28日,中国-瑞士自由贸易区谈判在达沃斯正式启动,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瑞士经济部部长阿曼在中瑞自贸区谈判启动仪式上交换了协议,推进自贸区建设将进一步增强中瑞双方的政治互信,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为双方合作注入新动力。

  琉森——中瑞合作典范

  2011年3月4日,瑞士中国中心在瑞士琉森正式成立,成为瑞士和中国经济文化沟通的桥梁。经过几年的筹备和选址,琉森成为了瑞士众多区域中的首选。琉森地处瑞士的核心地带,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城市之一,市内不仅有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设施,更具有中世纪迷人的风情。70%的中国游客到欧洲旅游时会选择琉森。琉森将在未来两到三年里成为中国和瑞士企业在瑞士范围内重要的品牌汇聚地。

  “很多中国企业希望与瑞士建立更多联系与合作。”瑞士中国中心培训和商业发展部门的主管Timo Heroth先生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这个中心能够帮助中瑞双边互相了解。”瑞士琉森经济发展局国际市场总监帕特里克·韦尔梅林格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该中心将为已有的经济和工业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同时成为两国艺术和文化交流的平台。中国公司落户瑞士琉森将更加方便他们进入欧洲市场,并且他们在瑞士和欧洲的经营活动将得到中国中心多方面的支持。”

  在商业领域,琉森与中国经济发展也有着根深蒂固的紧密联系。总部在琉森的瑞士迅达控股集团是1980年首个与中国合资的西方工业公司,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一个里程碑。琉森优势产业包括领先的医药、健康保险、机械与电子工业、食品、航空和新能源产业等。

  另外到2012年,琉森的企业所得税率将进一步低至12.1%,低于瑞士其它大城市,甚至达到世界范围内最低,只相当于其它欧洲邻国所得税的1/3,对于瑞士境外营业所得,税率则可低至9%左右。若企业在琉森的欧洲总部公司营业额有80%来自于瑞士之外,企业税率将低至10%,甚至更低。“琉森的企业税率改革起到很大作用,使琉森成为更有吸引力的欧洲商业中心。很多国际公司来欧落户将琉森列为首选。”琉森经济发展局市场推广总监,帕特里克·韦尔梅林格说。

  对于商业投资而言,瑞士早就成为众多跨国公司欧洲总部的首选址,在继130多家美国和日本企业将它们的全球/欧洲总部设立在瑞士之后,中国企业逐渐开始意识到瑞士作为全球商务总部的种种优势和利益。在过去的两年间,以华为、尚德、中国银行、中石化、东软集团等为代表的优秀中国企业纷纷立足瑞士,见证着中国企业在瑞士这片热土上强劲的发展势头。行业领先者如迅达电梯、默克医药、贝朗医疗、爱德华兹生命科学、Schurter 电子元器件、Komax太阳能、RUAG航宇、喜力啤酒、托克石油贸易公司等世界知名品牌总部均位于琉森。

  能源产业优势

  瑞士拥有可靠安全的全国性能源供应体系,在2007年能源消费总量中,石油产品占到45.2%;全国能源供应有25.2%来自核电站;11.5%来自水力发电。天然气也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满足了2004年9.7%的能源需求。电力在最终消费中占23.9%的比重,其中大部分是由瑞士国内发电解决的(水电站55%;核电站40%)。瑞士已于欧洲能源体系连接。这样,即使在用电高峰的时期,也能保证瑞士全国范围的供电。天然气和石油等其他形式的能源也能保证供应。

  瑞士拥有一个密集的加油站网络为机动车提供燃料:3500多个加油站供应汽油和柴油,60多个加油站供应天然气和沼气。汽油价格与邻国相比较为适中,例如与德国和意大利相比低15%,比法国低23%,比奥地利低10%。

  韦尔梅林格先生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瑞士的国土面积很小,大部分是山区,因此,风能、太阳能在瑞士可实现的地区相对有限,不像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具有这方面的地理优势。但在研发方面,瑞士的中小企业都很重视对新技术的运用,这对中国企业来说,双方会有很多合作的可能性。说到科研支持,如果中国和瑞士大学共同完成一个项目,并且项目已经得到瑞士研发相关部门批准的话,瑞士政府会提供50%的经费支持。瑞士有5个研发机构,10所州立大学,在许多学科的课程和某些专业领域研究方面,瑞士的大学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声誉,例如位于苏黎世和洛桑的两所联邦理工学院与国际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尖端研究。技术革新的步伐越快,研发在一国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就越大。瑞士的研究活动十分密集,每年花费3%的国内生产总值用于研发。所有相关的指标均显示瑞士在国际上名列前茅。其中,政府的拨款主要用于基础研究,私营企业和科学界密切合作,每个大学级和学院级的机构均设有与私营企业合作的协调办事处。创新促进机构CTI可为企业与非盈利性研究组织合作进行的研发项目提供大量资助。”

  瑞士的电力市场高度分散。国内近有900家电力公司为全国供应电力,其中包括7家电力相关的公用事业公司以及约80家生产商。电力市场从2009年开始逐步放开。起初,用电大户(每年电力消费超过100000千瓦时)可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预计到2014年之前所有的最终用户都可以自由选择电力供应商。随着电力市场自由化的推进,电价定价机制所受到的影响将逐步增强。但天然气市场的自由化需要的时间会更长一些。

  瑞士还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欧洲有6%的淡水供应储存在瑞士阿尔卑斯山脉。位于阿尔卑斯山的圣哥达山口是瑞士的中心,也是一个陆地分水岭。从这里,莱茵河流入北海,罗纳河注入西地中海,提契诺河汇入亚得里亚海,多瑙河汇入黑海。通过自来水管道供应的自来水均新鲜纯净,达到矿泉水的纯度要求,但价格却远远低于矿泉水,即使是公共喷泉里的水也可直接饮用而无需担心。每年仅有2%的降水量被用作应用水供应。瑞士家庭、工商业活动中,平均每人每天用水约400升,井水和泉水等地下水占到饮用水消费总量的80%,余下的则主要来自湖水。

  瑞士扮演着“欧洲的深沟环绕的城堡”的角色,这意味着瑞士在水污染控制方面有义务做出特别的努力。废水净化是长期维持和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必然要求。得益于先进的废水净化技术,在瑞士的众多湖泊和河流中游泳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家庭、工业、商业和农业生产的废水通过污水管道输送到净化系统中,这些污水管道的总长度达4-5万公里。现如今97%的瑞士家庭产生的废水被导入全国900座废水处理厂。

  韦尔梅林格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示,“在瑞士有两家较有规模的公司是专门做污水处理的,并且帮助中国的企业对河以及湖中的水进行处理。其实在1948年时瑞士也存在水污染的问题,不考虑直接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导致地下水也受到污染,到1990年时,湖里都没有鱼的存在了,生态受到严重破坏,这主要源于生活垃圾以及工业生产的污染,比如直接用湖里的水去冷却反应堆,导致很多化学污染。现在20年过去了,水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中国政府和企业也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借鉴瑞士的技术来净化中国的水源,同时这也促进了两国污水净化技术的合作,并且带来了商机。对中国来说,污水净化可以说是一项新的产业,很多中国的企业代表团会来到琉森进行考察,并通过企业合作,主要由瑞士人进行技术上的一种统筹,外加丰富的实践经验使中国企业达到交流学习的目的。”

  特色产业促进中瑞经贸合作

  金融业是瑞士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2%,主要的专门技术领域是私人银行、资产管理和保险。瑞士的经济和金融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这体现在低通胀率、低利率以及瑞士法郎在国际上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资产管理和发行承销业务方面。瑞士是专业管理私人客户和机构投资者资产的中心,2009年的世界市场份额达到27%,是跨境资产管理业务的全球领导者,加上瑞士作为商业驻地的整体吸引力,使得瑞士证券交易所对于国内外公司都极具吸引力。与其他国家相比,瑞士的银行体系没有繁琐的规章制度,设立银行、从事专业的证券交易、管理基金、以及在某些情况下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都必须获得批准。

  信息和通讯技术的社会和经济重要性正迅速提升。瑞士近77%的家庭拥有电脑,信息和通讯技术在瑞士家庭中的高普及率为个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6年瑞士在信息和通讯技术上的支出最高,每位居民的支出达2763欧元,其后为瑞典、丹麦和日本。在瑞士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支出总额中,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所占比重分别为56%和44%。2006年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总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64%。

  瑞士的信息和通讯技术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位列第三,仅次于日本和瑞典。

  机械、电器工程和金属行业是最重要的工业领域,在瑞士经济中占据关键地位。《中国联合商报》从中国驻瑞士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了解到,2010年瑞士钟表出口162亿瑞郎(约合171亿美元),其中对华出口11亿瑞郎,比上年增长57%。中国大陆已成为瑞士第四大钟表出口市场,香港、美国和法国位列三甲。据调查,2010年中国人购买瑞士奢侈品牌表最多的依次为劳力士、欧米伽和卡地亚。中国人最青睐的瑞士品牌表依次为百达翡丽、卡地亚、雷达、欧米伽、万国、天梭、浪琴、积家、伯爵、万宝龙、肖邦和豪雅。

  瑞士拥有一定的产业集群,从国际规模来看占有重要地位。全球极为成功的大型联合企业,如诺华、罗氏、先正达和一些小型公司在瑞士西北部建立了独特的产业集群,使得巴塞尔城及周围地区成为国内外生命科技、医药和化学公司的选择地。化学、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是瑞士西北、尤其是巴塞尔经济的推动力。过去15年,在瑞士、法国、德国这三国交汇的大都会区,生命科技行业的平均增长率为7.1%,该行业的雇员人数为28000名,其中81%是瑞士人,名义附加值总额达到53亿欧元。

  得益于医药巨头诺华和罗氏的连锁反应,生物技术集群已在4个地区建立起来,即巴塞尔、苏黎世、日内瓦湖周边地区,以及集群规模相对较小的提契诺。2007年底生命科技行业共聚集220家公司,雇用约14700名员工。医疗技术公司在瑞士的聚合度也非常高,有200~300家公司从事产品生产,其中产品的出口比例高达70%。研发投资、增长率和盈利能力均高于平均水平。医疗技术行业是瑞士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就劳动人口而言,没有其他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个行业雇用的人数超过瑞士。瑞士近几年的雇用人数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0%,目前在700家公司中雇用约45000名员工,创造的收入达200亿瑞士法郎。这些收入的三分之二来自出口。在瑞士市场产生的收入中有将近一半来自医疗技术产品的生产商,由此凸显出瑞士作为医疗技术生产地的重要性。

  基于该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医疗技术行业的增加值很轻易地就可以使瑞士的经济平均值翻倍。瑞士在全球卫生保健领域享有杰出的美誉,一流的医学保证了医学领域的专业权威性以及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多学科的合作以及突出的服务诠释全面确保病人的舒适。其中琉森保健是一家领先的权威中心,在极具格调的环境中为国际来宾提供出色的医学知识、技术精湛的专业医生、权威性的护理以及个性化照料。为高要求的客户及其随员综合拟定度身打造的医学、文化以及旅游活动安排,并且提供相应的业务联系。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