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拐点论或抑制现阶段铁矿石投资

2011年06月22日 20: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本报记者 李金玲报道

  近日有分析人士预计,在产能持续扩大,需求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今后数年国际铁矿市场有望迎来“供求拐点”。也就是说,目前供应紧张的铁矿石市场,几年之后将会供大于求,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格局转变,届时铁矿石价格亦相应暴跌。

  中国作为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与进口国,“供求拐点”局面的出现是值得欢迎与期待的,但能否真正实现,却存在着很大不确定性。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目前的铁矿石市场拐点论很可能会与未来事实大相径庭。”

  基于世界人口总量规模快速增长,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等因素,从长期来看,全球范围内铁矿石供求关系仍偏紧。中国铁矿石需求增长平缓后,将出现另外多个需求大国。此外,世界矿业巨头的高度垄断地位,也使得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出现。

  现阶段全球最重要的优质铁矿石资源,大多掌握在几家世界矿业巨头手中。据有关资料,“两拓”与“淡水河谷”目前掌控着70%左右的铁矿石世界贸易量。即便今后数年、十数年后,这一局面也难以发生重大变化。凭借其高度垄断地位,以及对于市场大局的深入研究、准确判断,世界矿业巨头们完全有能力调节铁矿石开采与生产节奏,控制产能释放,避免长久性供大于求局面的出现。

  除供求关系之外,还有生产成本有增无减、美元与“商品货币”汇率的双向推动和世界各国资源税提高趋势这三大力量支撑铁矿石价格高位运行,避免了持续性深幅跌落局面出现。

  “实际上,这种‘拐点论’有害无益。既不符合未来市场发展的大趋势,还会对现阶段中国铁矿石的境外并购,以及国内铁矿开发产生很大误导,抑制其投资活动,导致未来铁矿石供求关系更为紧张。”陈克新认为,“市场拐点论”严重抑制现阶段铁矿石投资活动。

  对于中国而言,鼓励世界范围内铁矿石投资行为,不断增强铁矿石供应能力,尤其是国内铁矿石供应能力,对于改善铁矿石供求格局,增强中国铁矿石议价能力,扭转价格过多超出成本的严重“溢价”局面,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而按照铁矿石“市场拐点论”,数年之后铁矿石严重过剩,价格急剧暴跌,如果被盲目相信,势必吓退众多铁矿石投资,尤其是国内高成本铁矿投资,导致今后铁矿石供应局面的更为紧张。对于中国这是极为不利的。

  铁矿石从勘探到开采,是一个耗费大量资金的长期过程,最终需要从矿石销售中获得回报。“且不说矿藏勘探的风险,仅仅从建设矿山、投产到完全达产,一般需要5——8年时间。如果数年之后,真像‘市场拐点论’所言,全球铁矿石产能严重过剩,价格暴跌,矿山企业一派萧条。届时,世界矿业巨头们完全可以凭借其垄断优势与低成本优势,对于后来的铁矿石企业进行低价倾销竞争,使其血本无归。在这种情况下,今天还有谁敢于进行铁矿石巨额投资,敢于进行境外并购与国内铁矿石开发呢?”陈克新反问。

  可见,铁矿石“市场拐点论”所指的数年之后铁矿石严重过剩、价格急剧暴跌的预测,不仅唬不住对于未来趋势深入研究与理性分析的世界矿业巨头,反而会把国内投资者吓退,为世界矿业巨头“清理门户”,减少未来的潜在竞争者,进而加大中国铁矿石的进口依赖程度。这是中国利益大局所不愿见到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