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计划生育:国家理性的战略选择

2011年06月22日 20: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文/张艳伟

   新中国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中国少生了4亿人,总人口13亿的时间延迟了4年,减轻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压力,缓和了人口剧增给社会发展带来的滞后影响,计划生育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计划生育所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的负面影响也不断在社会中开始显现,有学者指出,“20-39岁黄金劳动力在2003 年开始减少,2010 年开始快速减少;19-22 岁人口在2010 年开始急剧减少;20-30 岁人口从2011 年之后开始快速减少;15-64 岁总劳动力也将在2012 年开始减少;老年扶养比例将从2010 年的11% 增加到2030 年的27%、2050 年的50%。”年轻人口在未来的急剧减少,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劳动力供给,“用工荒”现象将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减少了国家服兵役的人力供给,尤其独生子女供给国家兵力将会更加困难。因而,重新思考计划生育政策,反思中国的人口战略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基于政治家对于国情的直观判断和专家学者的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出台的,是人类理性在试图改变社会进程一次大胆的尝试抑或是冒险,是一项涉及到几亿人口的大型社会工程,然而这种工程必然受到“理性不足”的制约。新中国成立之后人口死亡率快速下降,加上毛泽东鼓励生育政策,使人口快速增长。面对较大的人口压力,1973年中央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提出计划生育要实行“晚、稀、少”的政策,在宣传中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在这种宽松的计划生育条件下,妇女生育率从1973年的4.54快速下降到1977年的2.84,1980年的2.84,接近世代更替水平。可以预见的是,在此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育意愿将不断降低,即“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步得以解决。”然而,从1980年开始中国开始逐步推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1980 年9 月25 日,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号召党团员带头执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倡导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即“独生子女”政策。计划生育在城市开始与干部考核、升职、就业挂钩。而在农村强制性的“一胎”政策严重冲击了农民的生育观念,成为干群矛盾的主要出发点。

  (详情请见2011年6月《新产经》)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