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社会、体制三轮齐驱,冲破藩篱,传统产业华丽升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2011年06月22日 20:2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报

  全球视野 大连八年转型铿锵路

  本报记者 左江

  大连记者站 沈传富报道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说,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支撑,空谈社会民生、管理体制等问题,就如同“海市蜃楼”;一味追求经济忽略民生和体制,也会掉入“沙堆高楼”的陷阱,建得越高危险越大。大连市利用8年时间成功实现“三大转型”,即推进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取得丰硕成果,2010年GDP突破5000亿元大关,人均GDP突破1.1万美元,已成为东北地区经济总量最大、极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城市,也成为东北亚最重要的国际型城市之一。

  振兴战略实施8年以来,大连不断淘汰低附加值、高耗能的落后产业,搬迁了近100家企业。大连市长助理、市经信委主任刘岩告诉记者:截至2010年底,大连已拥有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2户,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数量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十一五”以来,大连累计投入产业技术创新项目补助资金2.55亿元,共拉动企业研发投入30多亿元,有效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水平。

  转型,让传统优势产业走出了以量求生存的低层次怪圈,走向以质求发展的良性循环;更让作为“增量”的新兴产业孕育着几何级的成长。

  重心向海,大连8年来构筑了产业腾飞的一个个新支点。2004年,在沿黄海、渤海两岸,规划开发建设11个产业园区,简称“一岛十区”,总规划面积400多平方公里,利用废弃的荒滩、盐碱地,为产业转型发展创造空间。2007年,启动了“两区一带”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

  产业向海边靠拢,工业向园区归聚,这样的现代产业集群发展格局,不仅为大连产业转型提供了空间,更通过集群效应为发展注入了活力。与此同时,不断拓展的产业空间,不断完善的产业布局,产生了吸纳各种发展要素的“凹地”效应,对地区经济带动力较强的世界一流企业和项目纷至沓来,成为带动产业转型又一有力“引擎”。

  从“旧核”单跳变“双核”齐跑,如果把造船、机床、石化等传统产业比作大连经济发展的“原核”、“旧核”,软件、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加速其运转的“新核”。老工业基地振兴8年,“新核”的打造和运行,让大连的经济转型之路走得更加顺畅、稳健、踏实,且后劲十足。

  与大连城市面貌最相吻合的产业就是IT产业,特别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实施8年来,大连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年均增长率高达40%以上,其中,软件业销售收入增长了二十几倍;软件企业超过900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设立的机构近60家;千人以上规模企业12家,从业人员由过去3000多人增长到逾10万人。2010年,大连市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35亿元,同比增长33.75%;出口收入18亿美元,同比增长28.6%。

  在大连的发展路径中,转型正从经济领域不断延伸向社会、体制等方方面面。从2003年末开始,大连市政府向社会公开征集政府为民办实事意见和建议,通过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不断改善民生;2006年7月,大连市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惠民富市战略”,这是大连历史上首次把惠民纳入全市发展战略。

  大连转型仍然在路上,未来5年,转型发展之路该如何走?辽宁省委常委、大连市委书记夏德仁给出了答案:大连市按照中央和辽宁省委的部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将以提高发展质量为核心,推动服务经济向主导地位转变,促进工业经济向高端化、集群化转变,打造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以持续改善民生为导向,社会公共产品不断向均等化方向迈进,服务群众、依法治市,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不断扩大,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加快“社会转型”;将全面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调动基层和企业积极性为目的、以政府宏观调控为保证的新体制,以体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在资源配置、人才流动、国际资本转移等方面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加快“体制转型”。

  转型,从经济开始,却不止于经济。大连,正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外界证明,大连转型赢在中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