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印度大国梦:非洲当“跳板”

2011年06月23日 06:18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马欢 实习生 吴珊珊 钟嘉榆 发自广州

  在完成了一笔价值90亿美元的收购后,印度第一大移动运营商Bharti Airtel开始了非洲之旅。从2010年开始,这家印度公司陆续在非洲16个国家建立投资分公司,并拥有超过4200万的非洲用户。

  对于整个非洲而言,Bharti Airtel只是印度在非洲投资的一个缩影。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印度-非洲论坛峰会上,印度总理辛格承诺,将在未来5年内向非洲提供54亿美元贷款,这比上一届整整多出一倍。

  作为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印度正通过外交、援助、投资等途径,向非洲敞开胸怀。印度希望充分利用与非洲大陆的历史联系,赶上中国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印度也许太晚才意识到非洲机遇,但它可以树立起比其他国家更友好的投资者形象,从而追回失去的时间。”《印度斯坦时报》评论道。

  先天地缘优势

  对印度来说,非洲这片新兴热土,将是它争取大国地位的重要筹码。

  隔着印度洋相望,印度和非洲之间很早就有很紧密的联系。历史上,印度人曾借助西南季风通过海上航道与东部南部非洲进行交往。与此同时,由于有着同样被殖民的历史,印度对非洲国家摆脱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给予了重要的支持。

  “比如甘地原先就是在南非从事律师工作的,他也参加过非洲的独立解放运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南亚、中东和非洲研究室副主任荣鹰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荣鹰看来,另外一个联系紧密的因素,则是非洲庞大的印裔侨团。

  “这个一般很多人都不熟悉。从侨民上,它(印度)也有一个比较大的利益。这个利益实际上现在就转化为印度对非洲交往,政治交往、经济交往的纽带了。”荣鹰表示。

  据悉,在非洲的印裔人口超过200万,主要集中在南非、印度洋岛国以及肯尼亚等非洲东海岸国家。

  “在南非印裔就有100多万,政府里面当部长的也有六七位了,这是印度独特的人脉优势。”荣鹰补充说。

  “未来,印度与非洲的新型关系将以经济、技术和教育的合作为基础,这种新关系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就宣布。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联系,印度政府也不惜推出多种措施。自1995 年起, 印度开始在非洲市场上推出“印度制造展”, 展示印度的产品、服务、咨询、技术和设备。2002-2007年,印度又 启动了“聚焦非洲”计划,以市场发展援助的方式,向非洲各国提供资金援助。该计划第一个阶段的重点国家包括尼日利亚、南非、肯尼亚等7国, 安哥拉、博茨瓦纳、科特迪瓦等17个其他非洲国家随后也加入“聚焦非洲”计划。

  对此,德里大学非洲研究系主任库玛尔(Suresh Kumar)说:“印度的方式是互惠性的,希望用开发相关技术和培训非洲人力资源来换取通往非洲自然资源之路。”

  “其实从非洲的角度来讲,也很欢迎印度。印度跟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新兴的大国,它也很希望印度加大对非洲的投资合作。”荣鹰表示。

  对资源更感兴趣?

  在印度如雨后春笋般的众多合作之中,能源合作成了重中之重。

  “非洲是重要的原料供应地和市场,拥有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森林和稀有金属资源,是欧盟、日本、中国和印度的必争之地。”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朱明忠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对于印度来说,它对非洲的石油进口依赖非常大。75%的石油都必须从外国进口,在这当中,从非洲进口的石油更是占了进口量的20%。

  为了加强和非洲的油气资源合作,2007年,印度工商业联合会和印度石油天然气工业部在新德里联合举办了首次印度和非洲油气大会暨展览会,邀请26个非洲富油国家参与。

  印度最大的石油公司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的海外子公司OVL公司在拓展非洲能源市场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动作。2005年,OVL公司在尼日利亚投入60亿美元巨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换得该国一些最富裕产油区的开采权。2006年,它又以6.9亿美元买下苏丹大尼罗河石油工程25%的股份。与此同时,另一家印度国有石油公司也在科特迪瓦近海油区投资了10亿美元。

  对自然资源的兴趣并非仅限于油气,印度企业近年还大力进军非洲矿产品市场,印度韦丹塔资源公司积极投资赞比亚的铜矿,阿赛洛·米塔尔集团近几年不惜重金投资利比里亚、塞内加尔、南非和阿尔及利亚的铁矿砂,莫桑比克和津巴布韦丰富的煤炭资源也是印度公司追逐的重要目标。

  广袤富饶的非洲土地也成了满足印度农产品需求的一个新兴市场。2006年,两家印度公司在乌干达共投资1200万美元,建立了商业鱼虾养殖场等项目。“非洲可耕地很多,印度跟非洲合作,把投资非洲的农产品市场看作是解决国内食品安全的一个途径,这是很重要的因素。”荣鹰表示。

  旨在追赶中国?

  尽管如此,在面对中国等亚洲经济体的竞争之时,印度显然还只是一个旁观者。

  2010年,印度与非洲国家的贸易总额虽然达到了460亿美元,比2001年度的30亿美元有了大幅提升,但仍不到2008年中国与非洲贸易额的一半。

  非洲问题研究专家Sanusha Naidu表示,印度对非洲的新兴趣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印度没有被视为一种威胁。中印争夺非洲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增长潜力。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经济学家菲利浦·阿尔维斯(Philip Alves)认为,印度所采取的是一个追随中国、但规模较小的非洲战略。它具有所有的相同元素,只不过在规模上远远小于中国。

  尽管如此,印度显然也有自己的优势。荣鹰分析,印度在IT产业上比较突出,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针对非洲的一些软件、电讯和互联网的合作。此外,它有一个泛非电子网络工程,现在搞得很不错的,目前非洲有30多个国家在运转。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它的私营企业,印度的私营企业很发达,中小企业也很发达,它推动印度的中小企业、私营企业进入非洲,非常灵活。”荣鹰说,“印度的医药也很发达。它一直在和非洲进行医药合作,为他们培养医药人才。”

  对此,路透社报道说,“印度在一系列非洲石油开采权和基础设施项目的竞标中输给了中国,但在此之后,印度正准备采取一种进军非洲的新策略:将贸易投资与‘发展经济学’融合起来。”

  印度前外交国务部长阿南德·夏尔马(Anand Sharma)也很自信地指出:“印度与非洲的关系与众不同,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

  不过在更多的人看来,这样的竞争,良性大于恶性。

  印度“中国通”、前外交秘书萨仁山(Shyam Saran)表示,“钦佩中国的巨大成就,但印度不会仿效中国发展模式。中国和印度各有千秋,各有各的阳光大道。”

  荣鹰也表示:“我觉得中印之间应该是各有所长,在能源和资源上我们发挥各自优势吧。很多情况下我们也有合作。比如说投标的时候,一个地方开发,如果我们两个都去报,就会被他们抬价。我们合作开发,对大家都有好处。所以我们要积极地看待问题,看待竞争的问题,我们不是恶性竞争,是良性竞争,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互相补充,带动非洲国家共同发展。”

  “新非洲不同以往的跨国商业运营方式,展现出这块曾被遗忘的大陆的成熟魅力。然而,更多的选择也意味着挑战。此外,这于中国也是利好消息,毕竟良性竞争将惠及扶持这片壮阔土地脱贫的所有利益相关方。”曼达林基金创始合伙人傅格礼表示。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