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第四问 产业转移再造茂名,路在何方?

2011年06月23日 06:27 来源:时代周报

  文:罗天昊

  近年来,珠三角侧翼的腾飞,无疑正是肇始于广东大规模的产业转移。

  2005年3月,广东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正式拉开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的序幕,各地产业转移园蜂起争雄。

  北地东角的榜样

  目前,广东35个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主要分布在东西两翼的韶关、梅州、河源、惠州、肇庆、湛江、茂名、阳江、云浮等城市。

  2009年,广东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产值907.18亿元;工业增加值290亿元,税收53.1亿元,增长33.99%。正是产业转移,使广东经济发展的结构发生逆转,珠三角的边缘地区的发展速度,已经全面超越珠三角。

  在广东的产业转移大潮中,有两条“游戏规则”引起了珠三角以外城市的关注。其一是广东每年将投15亿择优扶持3个产业转移园,这引起了对于扶持资金的争夺。此外,跟着哪个“带头大哥”直接决定着后发的“小弟”未来的发展前途,而这也的确成为诸城之间另一个竞争主题。

  目前在通过产业转移完成产业再造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是韶关。韶关过去是广东的重工业基地,而其结对地区是东莞。东莞的经济总量大约是韶关的7倍,自然有足够的带动能力,更重要的是,东莞的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其产业主要是轻工业,刚好与韶关形成互补。

  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是韶关最主要的产业转移园。目前,园区已有生产性企业140家,逐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玩具、印刷为主的产业,生产总量约占全市的10%;而来自广州的产业则主要分布在韶关的县区——广东的精细化工产值占到全国的1/3,无疑带动了韶关多个县区的产业发展。这样,通过主要来自东莞、广州的制造业的转移,韶关等于是补齐了相当的现代产业体系。并且逐步形成聚焦效应。

  河源是广东产业转移的另一重地。全省35个省级产业转移园中,河源占了4个,成为全省省级产业转移园最多的地级市。

  中山(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成立于2005年5月,是中山、河源两市共同建立的产业转移工业园,亦被视为广东最成功产业转移园之一。中山(河源)转移园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产业和模具机械制造业。2009年,全市产业转移园工业总产值123.26亿元,同比增长28.6%;占全省工业园的42.5%,超过河源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产业园对于河源经济的贡献,不言而喻。

  河源的产业转移虽然与中山结对,但是由于地缘关系,主要承接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东线城市的产业转移。事实上,在河源的四个产业转移园中,有三个是与深圳对接,而最主要的中山(河源)转移园内其实也有不少深圳企业落户。目前,河源所承接的产业转移中,来自深圳的企业高达75%以上。

  深圳的经济总量,数十倍于河源;最主要的是,深圳的新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正好是河源实现“反梯度”转移,实现产业突围所需要的。

  茂名产业转移的苦恼

  相较于河源能够获得10亿来自广东省方面的支持,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的资金来源相对单一。对于本身就资金紧张的茂名来说,其未来的最大隐忧并不在此。

  真正需要得到重视的问题在于:如果茂名无法通过产业转移完成本身产业结构的再造,将制约着这座城市未来经济的发展。

  茂名现有珠海(茂名),广州白云江高(电白),东莞大朗(信宜)三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其中,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是茂名承接产业转移的主体,由茂名与珠海共建。

  相对于深圳实力20倍于河源、东莞实力7倍于韶关,与茂名结对的珠海,早在2005年起,即已经被茂名超越。从财政支持力度上说,难以有大的指望。

  而双方在产业转移园的共建上则协定自2009年至2013年,珠海和茂名将每年各投资5000万,如此,则五年投资总额大约为5亿。相比河源一次性投入10亿,茂名省级产业转移园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而同样面临资金投入不足问题的,还有茂名下属6个县级产业转移园。

  更为让人感到头疼的是,珠海的实业在几个特区之中,最为薄弱。

  长期以来,珠海欲舍弃实业而发展第三产业,结果是失业不兴,第三产业也成为空中楼阁。珠海的家电电气、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制造,电力能源、石油化工和电子信息六大支柱行业中,除家电和航空行业之外,其它行业并无优势。这直接导致珠海的产业转移对于茂名的产业结构无法形成有效互补。

  而珠海和茂名之间的产业互动又主要涉及石化行业,但是茂名的石化行业反比珠海更为发达则又是显而易见的事实。

  和河源、韶关等地在结对区域之外,仍能够寻求到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不同,茂名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形势显得更为严峻——结对的珠海不能提供更多的帮助,而其他区域则由于茂名的特殊地理因素,无法借力更多——结对城市珠海位于珠中江经济圈的核心,而这个区域恰恰是珠三角实力最薄弱之地,不足以辐射带动茂名,而茂名与广州乃至珠江东岸的城市又相距较远,不在其重点辐射线程内。

  某种意义上说,茂名的产业转移,仍然摆脱不了“大化工”行业的宿命。

  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就是以茂名石化为依托,以乙烯、炼油的产品、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着力承接石油化工后续加工业,已初步形成三大基地、七大石化产业链,即以鲁华、华粤公司为龙头的碳五、碳九资源综合利用生产基地,以奥克、实华公司为龙头的碳四、芳烃、环氧乙烷精深加工基地,以众和、雅美公司为龙头的精细化工及塑料加工产业基地。

  茂名的产业转移,并非产业再造。而是茂名石化的附庸。

  相比之下,广州白云江高(电白)园区形成了以长兴、海宝、晟兴等公司为龙头的水产品加工和以华晨、长利等公司为龙头的香精香料两大主导产业,东莞大朗(信宜)产业转移园大力发展毛纺织、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服装、纸制品等产业,各自形成了一些新气象。

  但总体而言,这些产业转移园并无现代城市常用的主导产业,相反,都是比较边缘化的产业。同时,其所占比重亦很小。2010年,茂名全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20.51亿元,其中珠海(茂名)产业转移工业园工业增加值15.29亿元,其他几个园区的全部增加值,不过5亿。

  如此,则茂名在广东省的产业转移大局中,并没有起到应该有的作用。除了继续做大石化产业,打造广东石化基地的战略落实之外,对于茂名根本的经济结构,并无根本性的改变。从这一点上来说,茂名石化这棵大树,虽可乘凉,但也阻挡了茂名成长的阳光——茂名未来的发展,需要承接珠三角的主流产业,如深圳的高新技术、广佛的装备制造等。

  君子善假于物。茂名需要争取成为广东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以竞争到扶持资金,否则,茂名本来财政收入不足,专靠自己的资金,小敲小打,难成大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