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新区蓝领的公租房

2011年06月23日 11:09 来源:南方周末

  过去招商引资主要靠的是做减法——降低行政许可、依靠低地价和税收优惠等,但现在与跨国企业谈判时,他们越来越看重当地的配套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员工的住房问题。

  两江新区挂牌当天,重庆市长黄奇帆面对数十家媒体,描绘了这样一种景象:两江新区的外来农民工,在现代化大企业里工作,住着租价低廉的政府公租房,怀揣着城市户口,在社区里享受着各种配套服务。

  这是此前从未出现过的一幅图景,重庆的想法因此而被一些人认为,“太过超前”。

  在2010年的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黄奇帆解释说,先富再平均,先污染再环保,先两极分化再缩小差距,这是过去20年沿海地区的发展观念,重庆作为后发者,应该吸取沿海的教训,“不要重走老路”。

  重庆率先进行的,是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转为市民。这一改革说起来容易改起来难,作为配套,重庆提出了两条领先措施——安置房和公租房计划。

  前者针对的是失地农民,与别的地方不同的是,重庆在安置房的土地性质上首先做了调整——由划拨改为了出让。这意味着,农民得到的安置房是完全产权,立即可以上市交易。

  而公租房,则是重庆的另一个大手笔。重庆主城区规划建设有21个公租房基地,其中8个在两江新区。面积同样是1000万平方米,建成后,可容纳7万户、20万人以上居住。

  重庆公租房和全国其他地区最大的不同是,没有户籍限制,也向外来打工一族开放。

  

  重庆两江新区内一处公租房。(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图)

  其实,这种想法源自重庆引资中的压力。

  两江新区管委会的一位领导告诉记者,在过去,招商引资主要靠的是做减法——降低行政许可、依靠低地价和税收优惠等,但到现在,这一招已经越来越行不通。在与跨国企业谈判时,他们越来越看重当地的配套环境——这其中,就包括员工的住房问题。

  由于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将农民工排除在外,在沿海城市,一些熟练技工因为高房价而无法立足,不得不选择离开。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了留住员工,不得不开始自己建房子,“重庆通过建设公租房,让农民转化为市民,其实是在做加法。”这位领导说,因为其解决了企业的后顾之忧,因而受到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欢迎。

  事实也是如此,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这成了重庆的一个重要砝码。以用工巨大的电子产业为例。目前,全球六大笔记本电脑品牌中的惠普、宏碁、华硕等已经在重庆设厂,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和硕、仁宝等代工商和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也开始进驻。6月20日,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仁宝电脑集团也与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至此,总产量占全球90%、排名前六位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商企业全部落户重庆,使得一个笔记本电脑集群正在重庆形成。

  6月20日,南方周末记者在其中的一个公租房小区——康庄美地看到,前来看房的人络绎不绝。这个共有59栋高层电梯楼的小区,出门就是正在修建的轻轨,边上就是照母山森林公园,从这里出发到两江新区管委会,不到十分钟车程。

  按照计划,这个小区到7月份才交房,一些摇到了号的居民,手拿卷尺,到样板间量尺寸,准备购买家具;在这个样板间,铺有地板,厨房里有水池,“和平年代”牌子的灶台,也有网线,电话电视线。而租金,则只有周边房子的一半。上一页1下一页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滚动新闻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