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机制比板子更迫切

2011年06月27日 00:38 来源:《新世纪》周刊

  王兰

  据说,中国证监会正积极酝酿在上海推出国际板。此前中国股市已有主板、中小板、创业板,还有所谓三板、新三板,再加上国际板,这么多板子,宛如进了木材市场而不是资本市场。那么,力主国际板的目的何在?有人给出了如下多种理由。

   理由之一,是国际板有助于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这在逻辑上是不通的。

   中国大陆任何一地(包括上海)不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本质障碍,不外乎两方面:一是本币(人民币)无法全面可兑换;二是法律制度。

   如果中国的个人所得税法还是目前这样最高税率为45%,如果中国的刑诉法还是虚设,有关部门可以不依照法律程序随意把人“规定起来”,如果中国的公司法还是残破,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仍由组织部门安排,新加坡、香港、东京等地大可放心,无论再过多少年,上海也不会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多一块板也无济于事。

   有人认为,国际板会增加上海的股票交易量和市值,这样上海离国际金融中心便更近一步了。这种想法是可笑的。

   虽然全球的金融中心经常搞比较排名,但单凭交易量或市值是成不了国际金融中心的。

   如果规模能决定一切,北京早就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了。北京有全球最大的外汇管理机构,有全球最大的主权基金之一,有全球最大的几家商业银行,有近年来向发展中国家贷款比世界银行还要多的国家开发银行与进出口银行,有亚洲最大的保险机构,有多家全球市值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有上交所、深交所及其他期货交易所的惟一控制股东证监会,还有全球增量发行货币最大的央行,等等。但北京通常不会被看做全球的金融中心,上海则更是如此。

   理由之二,是国际板有助于改善中国过多的外汇储备,有利于外汇均衡。这理论上似乎不错,国外企业到中国开展业务需要资金,现行体制下基本只能靠结汇解决,转化成了中国的外汇储备,如果有国际板筹集人民币功能就可部分避免该问题。但是,FDI(对外直接投资)在外汇储备形成中的比例估计仅为17%左右,通过它来均衡外汇失衡状况怕是杯水车薪。

   更关键的是,红筹效应大大抵消了国际板的这一作用。

   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良好配置机制未建立,很多中国企业没法在中国上市,只好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法(包括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VIE方式,即协议控制)绕道去海外上市,形成所谓“红筹公司”。而它们上市筹集的外币资金,大多又结汇成人民币回到国内,增加了外汇储备。

   只有改变中国资本市场的这一消极机制,令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融资不再是主流,方可发挥国际板对减少外汇储备的作用。

   理由之三,是通过国际板引进一些境外公司,有助于改善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素质。

   客观说,有意在国际板上市的境外公司,就公司治理、投资者关系、盈利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确实比A股的上市公司平均水平为佳,但是希望引入“好”的公司来改善中国的股票市场,恐是本末倒置了。

   中国股票市场的总体素质欠佳,是股票市场的监管环境决定的,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市场的定位不够明确,监管不够公正严格有效,对那些拟上市、已上市的公司及中介机构,非但无法奖优罚劣,甚或起到逆向选择的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上市公司的素质可想而知。

   资本市场是资本要素优化配置的场所,辅之以一套公正严格有效的规则,它就能凭借机制自行运转,无需为某个政治口号、局部利益服务,也无需为特定类型的公司违反基本原则,它的良好运转能够满足普遍的利益诉求,这就是市场的力量。

   中国今日的资本市场仍有太多弊端,当务之急是从机制入手予以改善。机制改善了,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受益者,国际板的目的也可自然实现。不改善机制而贸然推出国际板,未来结果无需多言,看看现在的创业板就是了。

  作者为投资业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