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第一批电动车试驾者

2011年06月27日 10:58 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文|CBN记者 宁华

  图|CBN摄影记者 肖南

  作为上海第一批电动车试驾者,这些车开起来“还行”。但他们遇到的问题也不少。

  从小区大门驶入转了几个弯后,朱晓的小车在一栋联排别墅最西侧的单元前停了下来。像平日里一样,她慢慢把车倒进了一楼的车库里。停好车,朱晓从后备箱中拿出一条粗电线,把形似加油枪的一端插进小车的加油口,另一端插在一块放在地板上的白色电源接线板上。

  这台“吃电”的家伙是奇瑞瑞麒M1-EV—一辆纯电动汽车。在它的后排座椅下方及后备箱内装有一组巨大的锂电池,满电状态下可以连续行驶100公里。

  在刚开始开这辆电动车的时候,家里的插座和车用电源线插头不配套,朱晓是买来大插孔的接线板才解决问题。但她的丈夫觉得在车库里充电总是不太方便,最好是在门口装个充电桩。

  为了给车充电这事,朱晓已经找过小区的物业公司好多次了,希望从小区的总电表拉一根电线到家门口,然后让电力公司来安装充电桩。可一个多月过去了,安装充电桩的事情还没着落。

  不过现在朱晓也不着急了,她反而有点犹豫是不是要在自家门前装充电桩。她担心在室外给车充电不太安全。从经济角度考虑,她也不愿意从自家的电表拉线到门口来安装充电桩。充电桩是用充电卡付费取电,而耗电量会并入家里的电表,很不划算。开电动车一个多月以来,她在家里仅充过五六次电,而且是晚上10点钟以后,那时电价只有平时的一半。更多时候她是上班后将车停在单位楼下充电,那里安装了十几个充电桩。电力公司免费送给她和其他几位车主每人一张充电卡,里面预存了1000元钱,足够她充好几个月。

  朱晓是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上班地点在嘉定区安亭镇,距她家单程约有20公里。3月中旬,公司在内部征集电动车试驾。第一批有4款共8辆车,分别是中科力帆、奇瑞、众泰和比亚迪的产品。了解了各款电动车的性能、价格后,朱晓决定买辆瑞麒M1-EV,这样上下班可以更便捷。之前,她都是乘坐单位的班车,路上要耗费1个多小时。

  报名购电动车的同事共有18人。所有报名者都被组织到会议室去抽签选车—主持人已经准备好了画着笑脸和哭脸图案的纸条,抽到“笑脸”者胜出。就这样,包括朱晓在内的8位幸运者产生了。

  4月6日,他们从公司领到了上好牌照的电动车。一下班,大家就各自开着电动车回家了。当天晚上,朱晓恰好和亲朋好友一起在外面吃饭,她把车开到酒店显摆了一番。大家围着这辆电动车看了半天,还纷纷试乘试驾,给了个“开起来还行”的评价。

  这让她颇感得意—全上海市就8个人开电动汽车。

  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去年总销量达到1806万辆,但在传统汽车研发、制造方面,基本上却是外国品牌的天下。因此,中国政府正大力推进刺激政策,鼓励本地汽车企业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并在试点城市启动了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朱晓的瑞麒M1-EV最低起价约14.98万元,扣除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款后,加上购置税、保险、上牌等费用,她为这辆车共支付了8.2万元。而同型号的燃油车型瑞麒M1手动挡基本型只要3.88万元。好在这辆电动车的使用费用并不高,晚上给车充满电仅需4.8元,能连续行驶100公里,够她在家和单位之间跑好几趟。

  而且,开的时间越长就越划算—厂家承诺保5年10万公里,不过她也没算过要开多少年才能回本。

  一个多月过去了,朱晓的电动车已经行驶了1200多公里,与第一次正式上路时的别扭感相比,她现在开起来已经得心应手了。她说,第一次开这款电动车的确很不习惯,起步有点偏快,一踩油门车就蹿出去了。制动能力较差,刹车有点滞后,遇到红灯踩刹车时它不像传统汽车那样可以马上停下来,车还是会往前运动一些距离,因此踩刹车时得提前一两秒。

  有时候,这辆电动车还会发“脾气”。

  一天,朱晓正行驶在上班途中,车突然停了下来一动不动。幸好当时行驶在最右边的慢车道上,否则多半会被后面的车追尾。重新启动后,车又可以开动了。后来厂家派人上门来检修,发现是因为有个地方线路接触不良造成的。

  作为第一批试驾者,每次开车后,电动车主们都被要求填一张行车状况表,内容包括几点钟出发、到达,行驶距离,路上是否有异常情况等等,这些使用感受都会反馈给电动车示范区办公室和厂家。平时,几位电动车主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开车感受,大家聊得最多的还是充电问题。

  家住松江区的陈颉恃买的是众泰5008EV电动车,每天上班来回要开100多公里。由于担心电量不够用,他经常晚上在家给车充电。另一位电动车主赵宇从不在家给她的比亚迪F3DM充电。住在4楼,从楼上拉接线板给车充电根本不现实,小区的地下车库也没有预装插座,所以她每次都是到了单位才充电。好在这款车是油电混合的车型,还不用担心“里程焦虑”问题。

  不过,赵宇也有烦恼。

  她家在上海市闸北区,距单位约40公里,每天上班时,她的行车路线是走中环,然后上沪宁高速公路,再从安亭收费站下高速前往单位。这样,每天上下班她需要支付两次过路费共30元,一个月合计近700元。因为车需要在市区内行驶,所以4月份她拍了一张沪A牌照,花了4.6万元。

  她原本指望新能源车能得到一些特殊待遇。但结果令她失望。

  市区的“天价”牌照让住在嘉定区附近的电动车主们咋舌—这块铁皮抵得上一辆小汽车。朱晓的车上的是沪C牌照,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只花了1500元。不过,沪C牌只能在外环以外区域行驶,不能进入上海市区。但就算没这个限制,她也“不敢”去,担心在市区兜几圈就没电了。而且,没地方充电。

  续航里程短是纯电动汽车普及的最大障碍。瑞麒M1-EV充满电可以行驶100公里,不过厂家建议每次电量剩余20%时就应该充电,将电量耗尽会损害电池寿命。这样,朱晓的电动车一次最多只能行驶80公里,陈颉恃的车可以连续行驶140公里,受电量限制,他们平时都无法远距离行驶。

  不过对于朱晓来说,她家还有一辆本田雅阁,如果要去较远的地方,这辆汽油车可以派上用场。

  联系编辑:yangxiaoyu@yicai.com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第一财经周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