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29日 00:03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的“广东与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合作发展共促转型升级大会”今日在广州举行。这次面向国内知名民企的大型招商活动成果丰硕,共引进企业800多家,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元。大会现场签约的项目164个,投资总额达4579.82亿元。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全哲洙,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华华,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欧广源,省政协主席黄龙云,以及参加全国工商联十届七次常委会的领导和常委出席了大会。
同日,中共广东省委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了“合作发展转型升级企业家座谈会”。会上,几位民营企业家做了精彩发言,盛赞广东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和政府服务环境,对广东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建议。
会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会见参加全国工商联十届七次常委会议的民营企业家时说:“此次大会是广东省和全国工商联以及民营企业落实‘十二五’主题主线的重要举措。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与广东一样,都面临生产成本提高、环境压力加大、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等问题和挑战,必须加快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民营企业家市场经济观念较强,如能聚集在市场经济特别发达的广东,就会在这里形成推进自主创新、加快转型升级的头脑风暴,广大民营企业就可以做成参与世界中高端竞争的百年老店,广东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黄孟复在大会讲话时表示,民营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民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能否实现整体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强调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民营经济中加工贸易型、资源依赖型、能源消耗型的企业比重还比较大,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总体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特别是面对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企业面临着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挑战,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依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水平、低效益的增长方式是十分脆弱、不可持续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黄孟复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终决定于企业,民营企业要用科学发展的新思维调整企业战略,以国家“十二五”规划指导企业的发展方向,按市场导向和经济规律制定企业的战略,为企业在更高的层次上发展奠定基础。一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着力提高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水平和转化应用能力,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低端制造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延伸。二是要准确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主动进行产业调整,积极投身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抢占世界科技经济的制高点;积极进入现代农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文化产业等产业,把握好垄断行业改革的发展机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要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将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扩展,从单纯的制造商向提供解决方案、系统服务的制造服务商转变,提升企业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力。四是要积极投身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十二五”经济规划提供的巨大机遇,找准切入点,优化企业的区域布局。
“十二五”期间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首先要调整投资结构和转变投资方式。中国未来投资的增长将主要依靠民间投资,这是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最大源泉。
黄孟复说,民营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是富民经济,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财产性收入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民营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和谐幸福。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中小企业。
黄孟复最后强调,民营经济是广东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建设幸福广东”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广泛参与。今天一大批项目在这里签约,充分体现了广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发展民营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决心和努力。
全哲洙在“合作发展转型升级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当前民营经济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广东省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发展理念与民营企业的发展方向相辅相成。广东省委、省政府重视民营经济发展,看重民营企业兴业广东,顺应了广东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广东的巨大发展潜力为广大民营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民营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良好机遇和实践的舞台。全国工商联将一如既往、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为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了解广东的发展战略和发展前景,积极参与广东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
黄华华表示,广东省委、省政府和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这次大型招商活动,就是要为广东与全国知名民企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共促转型升级搭建良好的平台。这次活动紧贴实际、针对性强,找到了优质民营企业资源和优良广东产业发展环境之间最佳的结合点,既有利于以增量优化存量,改善我省民营企业组织格局和产业生态,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又有利于促进优势资源集聚,深化产业分工协作,抱团提升产业竞争力,同时为知名民营企业做强做优,早日实现战略目标创造条件。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