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养虫达人”鞠芳:

2011年06月29日 20:30 来源:上海侨报

  驯养蜈蚣,发“毒财”掘金千万

  她是一位年轻漂亮的80后女大学生,在就业无门之际,偶然发现了蜈蚣身上极高的药用价值,便异想天开地打起了它的发财主意;

  她几经坎坷终于把这种号称“五毒之首”的小家伙驯化得服服帖帖、茁壮成长起来,在4年后的今天,从这项“恐怖”事业中挖掘出千万财富,并在北京拥有了自己的公司和多个大型养殖场;

  她的蜈蚣毒液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黄金还贵,每千克约15万美元;

  她不仅过上了有车有房的惬意生活,还通过发展加盟,使全国各地数百个穷困家庭脱贫致富。

  她就是——

  失业女孩养虫创业

  鞠芳是个“80后”女孩,出生在乌鲁木齐郊区一个农民家庭,2004年从新疆大学财务专业毕业后在北京找到一份会计工作。刚干了几个月,鞠芳所在这家公司因效益不佳而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她只得辞职离开。

  鞠芳到北京房山区农村投奔一位亲戚,一边四处投简历一边帮亲戚家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

  一天,鞠芳在收鸡蛋时忽然看到鸡舍里面有只蜈蚣,惊吓之余当场把它打死了。不料,亲戚知道后却说:“下次见到别再打死它了,蜈蚣可是好东西,可以泡酒喝,能治风湿病呢!”    闲来无事,鞠芳就上网搜索起了与蜈蚣相关的资料。结果令她吃惊不小,原来长相丑陋的蜈蚣竟然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过去,蜈蚣的市场供给多依赖野生捕捉,但随着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野生毒虫的数量急剧减少,必须大量使用人工饲养的蜈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了解到这些信息后,依旧没找到工作的鞠芳不由产生一个大胆想法:既然蜈蚣这么宝贵,何不通过规模化养殖它来赚钱呢?于是她买来相关养殖书猛啃一番。自认为过了“技术关”后,鞠芳拿出6000元积蓄,通过网上发布求购信息,从南方一个蜈蚣养殖场引进了500多条种蜈蚣。

  2005年8月,鞠芳借用亲戚家几间淘汰的旧房子,在里面修建好养殖池,便开始了她与蜈蚣相伴的创业生活。

  几经生死积攒经验

  当买来的几百条种蜈蚣一堆堆摆在面前时,鞠芳心里很害怕,戴着手套也不敢用手碰它们。她一盆一盆地把蜈蚣种倒在养殖池里,然后撤腿就往外跑。饲养了几天后,逐渐看习惯了,她才慢慢甩掉“蜈蚣恐惧症”。

  就在鞠芳为自己养殖经验逐渐丰富起来而感到得意时,意外发生了。她发现大部分蜈蚣死掉了,而且尸体残缺不全。

  原以为养殖蜈蚣没什么难度,没想到才养一周就几乎全军覆没了,鞠芳又气又急又迷惑,当即联系上卖给自己种蜈蚣的人。她在电话里和对方大吵了起来:“你提供的什么种啊?不是缺胳膊少腿的残废,就是身体羸弱的病号,没养几天就差点死光了,害得我血本无归!”

  卖蜈蚣的人在电话那头也懵了,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在反复求证下,对方得出一个答案:原来是鞠芳把引进的不同种群的蜈蚣混在一起养殖,造成了这种吓人景象。因为蜈蚣天生就一定会和其他品种的蜈蚣打架。

  从投建养殖场到引进种蜈蚣,鞠芳已投资1万多元钱。无奈之下,她只得又借来几千元钱,重新购买种蜈蚣,并将它们按照品种不同安置到不同的池子。

  没想到,“群殴”的问题解决之后,很快死神再一次光顾鞠芳的蜈蚣养殖场。2006年9月,鞠芳发现蜈蚣连续几天都不吃东西了,原本红头黑身子的它们现在头部竟变成了紫色,四五天后,出现上述状况的蜈蚣陆续死亡。鞠芳顿时慌了,她觉得蜈蚣得病了,决定找个兽医来看看。

  见到鞠芳拿来几条死蜈蚣求医,兽医哭笑不得:“姑娘,这种爬行动物的病我可治不了。”见鞠芳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兽医给了她一张名片:“我认识一位熟人是昆虫方面的专家,你打电话问问他吧。”

  鞠芳一刻也不敢耽误,立即带上礼物,打车来到市区拜访专家。看过几只死虫后,对方只问了一个问题:“你养殖蜈蚣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分别是多少?”鞠芳一听就懵了,因为养殖过程中她根本就没注意过这些。专家告诉她:“入秋后连续下了几天大雨,你养殖场的蜈蚣池里太潮湿了,蜈蚣得了肠胃炎。”

  专家的解释让鞠芳恍然大悟也懊悔不已,她这才知道该使用科学方法、严格按照相关书籍上介绍的经验去养殖。这次的粗心大意又让她损失了近万元。

  “驯服”毒虫扩大规模

  到了2006年夏天,饱尝挫折的鞠芳终于盼来了收获季节:养殖池里的蜈蚣妈妈们都已经身怀六甲,小蜈蚣很快就要诞生了。

  鞠芳满怀喜悦地期待了近一个月,可蜈蚣妈妈们却连一点生产迹象都没有。她又坐不住了,急忙查阅相关资料,并检验自己在养殖过程中哪一项没做到位。她发现,可能是养殖房间的灯光太亮造成的,而蜈蚣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她赶忙动手把养殖棚的所有窗户都用塑料布封死,满足了蜈蚣适应的光亮。

  有了安全且光线适宜的产房,蜈蚣妈妈们很快就开始产卵孵化小蜈蚣了,每一只产四五十只蜈蚣宝宝。看着养殖池里呈几何数量增加的蜈蚣仔,鞠芳总算露出了灿烂笑容。

  几个月后,好运气意外地降临到鞠芳身上。一天,她正在喂蜈蚣,上海一家专业提取蜈蚣毒液的公司慕名打来电话,说要买蜈蚣。“母种有1000多条,能卖的小虫有1万多条,够吗?”鞠芳高兴地问。“够是远远不够的,不过我们可以长期合作。”鞠芳把小蜈蚣都卖了,换来3万多元。

  此后,鞠芳大胆利用第一批小蜈蚣带来的收益,扩大了养殖规模。发展到2008年,她的年收益已经达到20多万元。当年4月,她又在北京市大兴区开疆扩土,建起一个崭新的蜈蚣养殖基地,并招聘几名从农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来当技术员。

  极品毒虫价比黄金

  但到了2009年,随着市场上养殖、销售蜈蚣的人越来越多,鞠芳觉得传统的蜈蚣养殖方法已经无法让自己处于常胜地位。她了解到,目前中国人工养殖的蜈蚣毒性普遍都不够强。“如果我能养出毒性强的精品蜈蚣,一定会在市场上受宠。”

  鞠芳奔走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单位,多次向专家教授们请教,通过用银杏树的叶子做“床垫饭”(温床和食物),让蜈蚣们在上面生活,达到冬天保暖,夏天保湿,同时还杀菌、抗菌。

  在使用银杏叶的同时,鞠芳还加入了一个自创的养殖绝招,在蜈蚣生长的池子上层种上花花草草,模拟出野生环境,让蜈蚣的生活更加舒服惬意,促进了它们的健康成长,而浇花草时又能增加池子里所需的湿度。

  通过一系列“改革”,鞠芳终于养出了可以与野生蜈蚣相媲美的“极品”蜈蚣,其蜈蚣毒液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比黄金还贵,每千克约15万美元。尽管售价高于别人,但鞠芳的蜈蚣一直在药材市场上供不应求。

     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鞠芳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2010年,她共卖出了300多万条蜈蚣,销售额高达800多万元。一条蜈蚣从小养到可以出售,需要6~8个月时间,吃食加起来也就四五毛钱,每条的售价却是2.6元左右。保守估算,2010年鞠芳的纯收入有600多万元。2011年初,鞠芳仅种蜈蚣就留下了20多万条,明年产下的商品蜈蚣可达近千万条,产值2000万元以上。

  2011年6月接受采访时,鞠芳已经成为一名有车有房的企业老总,不仅在北京成立了金叶环宇生物科技公司,还为自己的“药用金叶蜈蚣”注册了商标。

  随着公司网站的开通,慕名而来求购蜈蚣的客商和养殖户也越来越多,鞠芳开始以公司+养殖户的方式大力拓展业务,志在与全国各地的创业者一起发展这个新产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