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代言双星的“汪海老头儿”

2011年06月30日 23:33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王迎波 青岛报道

   6月23日,经济导报记者在青岛双星集团总部见到了该公司总裁汪海。他头戴标志性的红帽子,从上到下、从衣服到鞋子都是“双星牌”。这已经成为他和双星集团的标志。

   汪海笑言,目前世界上有两家企业用老头当形象代言人,一是肯德基,另一个就是双星。

  做了两件事

   作为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名副其实的长寿企业家,汪海是1988年全国首届优秀企业家中目前惟一仍然活跃在市场一线者。古稀之年的他,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之前,他刚刚出差归来,然而,4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丝毫感觉不到他的疲惫,言辞犀利又不乏幽默,依旧保持着创业者的那份激情与活力。

   汪海说,“我只是一个鞋匠”,能做到今天就连他自己也没想到。汪海是转业军人出身,“下海”最早,一路走来争议也最大。汪海是双星的总裁,而不是双星的老板,双星依旧是国有企业,而汪海也只是个“打工仔”“职业经理人”。他说自己是正局级,“有约束,没待遇”。

   在双星正在建设的鞋业博物馆内,汪海被6万名双星人推举为“终身总裁”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那是2000年,汪海60周岁之际。双星的广大员工面对他们的总裁有可能退休的局面,想出了这样一个表达自己意愿的办法,职工代表大会一致推举汪海为双星的终身总裁。

   汪海也创造了执掌国企帅印最长的记录———接近40年。他说,“我就做了两件事,作为共产党员,为国家解决了十几万人的就业问题;作为职业企业家,为国家创立了双星这块牌子。”

   实际上,在今天双星的产业版图上,鞋业和服装的主导地位早已被双星轮胎、双星机械等新兴产品所取代。汪海告诉导报记者,双星机械新近研发出了制造模具的机械,可以生产模具的模具,打破了国外的垄断。目前,首批产品已被日本客商抢购一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最近,汪海又率领团队到济南,发布了高端品牌战略———“进高端、树形象、卖品牌,重振雄风”。同时,又与羽毛球世界联合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新一轮体育营销起航。双星将作为国际羽联官方指定赞助品牌,全程参与世界羽毛球锦标赛、苏迪曼杯、汤尤杯、世界羽毛球青年锦标赛等13项赛事。

  推翻“四座大山”

   多年的军旅生涯在汪海身上留下了浓重的烙印,他喜欢用军事术语形容商业竞争。他说,市场就是硝烟弥漫的战场,在这个战场上,谁掌握了先机,谁就赢得了主动权。然而,目前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四座大山”的考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千方百计地给我国企业“走出去”设置障碍。

   在汪海看来,首当其冲是发达国家知名品牌的“剥削”。它们的产品由我国制造,但是凭借品牌优势,却赚取高额利润,我国加工企业只能分得微薄的利润。

   其次是跨国公司的“侵略”。特别是在橡胶、铁矿石等资源领域,价格通常都由大型跨国公司掌控,尽管国内企业消耗量很大,但是由于无法形成统一采购等一致行动,所以根本没有定价权。

   对刚刚经历过轮胎“特保案”打击的汪海来说,“反倾销”是另一座难以释怀的“大山”。“这是发达国家最常用来打压中国制造的伎俩,用赤裸裸的行政指令限制中国产品出口。”汪海说。他以轮胎为例解释说,同样的产品,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需要缴纳40%-45%的关税,而印度产品只需缴纳10%,越南产品则更低,只有5%。“这就意味着同样的价格,我们的利润更低,简直就是欺负人。”率真的汪海,毫不掩饰他的愤怒。

   第四座大山是“技术壁垒”。汪海表示,发达国家虽然制定了很多苛刻的标准,例如环保、噪声等,但是很多是他们自己的企业都不必遵守的,却要求我们的企业必须遵守,这显然是为了打压和控制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曾经家喻户晓的双星,能否在老将汪海手中再现辉煌,还需拭目以待。但是,汪海底气十足。他说自己有信心“把双星打造成中国第一品牌,为中国人争气、争光”。

  管理灵魂

   在汪海的办公室里,有一幅弥勒佛的画像,右手举着金元宝,左手举着一只鞋,侧款题写:“自己拿自己当骨干,自我感觉良好。”

   在企业内部,汪海力图从责任的角度将自己塑造成企业和员工的“佛”。汪海说:“儒道佛其实是一家,以孝为基础,善是基本原则,都是教人做好事。”孝道和行善等已成为双星企业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外资轮胎企业在内的产品质量事故不断,如何管好质量成为每个企业家最关心的话题。汪海说:“干好产品质量即最大的行善积德”,“用做人的标准对待名牌,用自己的良心做好名牌。要把道德、人品和良心等无限因素融入产品质量,这正是双星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做成事,先做好人,有好人品才有好产品。”汪海说,“质量不好,就是最大的作恶。”

   汪海说,文化管理是灵魂管理,文化不是喊口号,必须有配套的物化管理,把每一句理念物化到每个岗位、产品和市场中。双星产品的每一款、每一类都能追溯到生产流程中的每一名工人,一旦出现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人,而责任人必须自己把不合格的产品“买走”。

   “没有文化和理论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对于制造业来说,三分技术七分管理,人为因素占大头,管不好人,不把员工当人看,迟早会出问题。”汪海说。

   临近采访结束,汪海兴致勃勃地赠送给导报记者一顶他亲笔签名的“双星红帽子”,既是有纪念意义的礼物,更是在不经意间传递了“双星”品牌和理念。惟有“一把手”重视品牌,心中时刻装着品牌,企业的品牌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做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