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30日 23:32 来源:经济导报
经济导报记者 安丽芬 济南报道
高通胀压力下,不仅普通投资者急找跑赢CPI的理财产品,就连平常“不差钱”的上市公司也被银行理财产品所诱惑。
据经济导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6月30日15∶30,今年以来共有27家上市公司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其中“股市新贵”———中小板公司成为不二主力。导报记者发现,27家上市公司中有19家来自中小板,8家来自沪深主板。虽然27家公司都宣称是利用了闲置资金,但质疑声不绝于耳。有投资者表示“此举体现了企业领导不会科技创新发展,有流动资金都不会支配”,也有投资者质疑“有钱怎么不投实业”?
掷巨资“玩理财”
进入6月份,在多数中小企业因资金链紧张寸步难行之时,一些富裕的中小板公司却密集把“闲钱”投向了银行理财产品。“上市公司把资金投向理财,表明对自身主业前景不甚乐观。”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导报特约评论员李德荃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损公司形象。
漫步者(002351)6月2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6月24日花5000万元购买了兴业银行一款理财产品,公司董事会已审议通过了“使用不超过3亿元自有闲置资金投资低风险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议案”。
伊立浦(002260)6月25日表示,公司花1000万元认购了渤海银行一款理财产品,并计划使用不超过3000万元自有闲置资金投向银行理财产品。公司表示:“不会影响公司日常经营运作和发展的需求,并有利于提高闲置资金的收益。”
与上述两家相比,兆驰股份(002429)堪称“大手笔”。其6月23日公告称,公司计划使用6亿元自有闲置资金一次性购买中国银行旗下一理财产品,同时提示“上述资金属于自有资金,不涉及募集资金,也不向银行贷款”。
永安药业(002365)6月9日也表示,拟使用不超过2.5亿元自有闲置资金购买中国银行一款理财产品。其保荐机构核查后认为,上述资金不涉及使用募集资金。
难脱利用募资嫌疑
虽然“玩理财”的上市公司一再强调“全部是用闲置资金”,但这并不能洗脱来自募集资金的嫌疑。“募得资金必须按当初的承诺使用,不然就违反了法律法规。”李德荃说。当然,有些上市公司用募资置换出自有资金,就可以用到此类投资上。这虽然违背了国家立法的基本精神,但很难查到证据。
去年2月5日登陆中小板的漫步者原定募资4.2亿元,结果募得净额11.65亿元,超募7.45亿元。随后,公司置换出了募资到位之前先期投入的自有资金2.19亿元,并使用超募资金9000万元偿还了银行借款、委托贷款与补充流动资金,合计3.09亿元,与其这次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3亿元大致相当。
难脱嫌疑的还有4月份拟用不超过3亿元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桂林三金(002275),募集净额为8.6亿元,但截至去年12月31日,该笔资金共用去1.67亿元,使用率不足20%。这其中还包括用募资2944万元置换预先投入募投项目的自筹资金,用超募资金归还1.25亿元贷款,两者约合1.5亿元。
募资监管存漏洞
在李德荃看来,造成眼下中小板公司闲散资金蜂拥至银行理财产品的另一个原因,是监管层对其募资投向缺乏有效监管。
深交所2009年3月修订的《中小企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4号:证券投资》称,“本所鼓励上市公司致力发展公司主营业务,不鼓励上市公司进行证券投资,并对上市公司证券投资行为进行重点监管。”同时明确表示,证券投资是指上市公司购买股票(含参与其他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证券投资基金等有价证券及其他衍生品以及深交所认定的其他投资行为。
显然,银行理财产品、PE投资和地产投资均不在证券投资规定的领域,所以27家公司公告中均特意强调“资金是自有闲置资金”。
“左手倒右手”的游戏固然很难被抓到把柄,但也不是没有办法。“国家可以人为制定某些时间点,诸如规定什么时候置换自有资金,什么时候进行虚拟投资,据此做判断,也可以抽样实地考察。”李德荃说。
不投实业引发忧虑
多家上市公司把目光投向了虚拟投资,不仅引发投资者猜测,也引发了专家学者的忧虑。
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教授、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表示,“虚拟性投资不仅出现在中小板,主板和创业板也很普遍。主业投资越来越少,搞投机的比较多,如房产、股权收购等,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上市公司屡屡把巨资投向银行理财产品的同时,非上市的中小企业正因难觅贷款而陷入困境,银根收紧的大棒令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融资呈现“冰火两重天”。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