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1日 20: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在今年的全球智库峰会上,除“通胀”之外,“滞涨”首次成为关键词,其中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滞涨的苗头引起了各国政要和学者的争论,那么通胀和滞涨分别有怎样的经济指标,中国经济是否存在滞涨的风险,能否遏制物价上涨的趋势?中央台记者郭静、刁莹专访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
今年以来,央行以平均每月一次的速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依然持续走高,在通胀的讨论中,也引起了学界关于中国经济可能存在滞涨苗头的担心,那么通胀和滞涨分别代表怎样的经济现状,姚景源给出了以下的概念分析:
姚景源:所谓通胀就是通货膨胀,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更重要的意义是货币贬值;所谓滞涨是经济增长停滞,又伴随通货膨胀,滞涨的概念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在美国和一些西方国家,经济增长停滞,物价又居高不下,通胀的形势持续恶化。
那么中国目前是否已经出现滞涨的苗头,未来出现怎样的经济指标意味着滞涨,姚景源计算,尽管中国目前不存在滞涨,但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从目前的9%下跌到6%,而物价上涨速度依然持平,那么就必须要警惕滞涨的风险和前兆了:
姚景源:我们的经济增长是在9以上,在全世界来讲都是不低的增长速度,而我们的物价上涨速度是5略高一点,一到五月平均是5.2,当然五月当月是5.5,这种状况还不能把它叫滞涨。如果我们要把滞涨下一个量的定义,比如我们会看到经济增长速度较大的往下掉,比如经济增长速度跌到了6,而物价还是5以上而且这个趋势在持续恶化,这样确实是应该高度关注滞涨问题。今年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目标是8%,现在还是9以上,所以目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滞涨。
国家总理温家宝日前在英国访问时表示,实现今年年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有困难,但经过努力控制在5%以下可能做到。姚景源对此分析,由于美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影响全球经济,而08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依然持续,因此通胀形势依然明显,而把我国全年CPI调控目标控制在4%确实并非现实:
姚景源:把今年CPI目标控制在4%有难度,因为现在通胀原因很复杂,比如从国际来说有输入性通货膨胀。从国内来讲,我们战胜年金融危机也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就是流动性过剩,这也是推高物价重要的原因。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所以把物价上涨稳定在4%难度非常之大。
那么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调控目标从4%上调到5%意味着怎样的信号?姚景源认为,这其实代表了我国对遏制通货膨胀趋势的信心:
姚景源:总理讲我们把目标控制在5以下,这句话的意义不是4和5,不是差一个百分点,这个意义是我们有能力把通货膨胀的趋势遏制住,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全年的物价增长是4或者5,在新兴经济体中这种物价上涨率还是最低的,现在整个世界都是通货膨胀的趋势,我们的通货膨胀到了三季度特别是四季度会开始下行,我们全年把物价上涨的趋势遏制住,这一点我们有条件,也能做到。
(责任编辑:张少雷)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