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00:14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崔晓林 实习记者 李倩|北京报道
因地震而引发核泄漏的日本福岛核电站,渐渐远离舆论的漩涡,但围绕“核电”未来的激辩,却远没有结束。A股市场的核电板块整体走低,中国核电项目暂时停建,旧有核电站的安全性所引发的忧虑——核电,在纠结中走进2011年的夏天。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采访了阿尔斯通电力中国总裁杨国威。这家发电设备占全球总装机容量25%电量的行业“大鳄”,也认为应该放弃核电吗?
德国“弃核”对核电不公平
今年63岁的“电场老将”杨国威,自早年从香港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专业毕业后,已在电力江湖行走38载。他曾在电力元老企业ABB供职多年,直至阿尔斯通收购ABB的电力业务,他也来到了新东家阿尔斯通——全球领先的电力设备供应商。
在谈及德国的“弃核”决定时,杨国威遗憾地表示:放弃核电,可惜!“德国政府更多是迫于选举的压力吧。”
的确,从德国出台“弃核”政策的前前后后,就可以大致推算出来:5月28日,德国民众万人游行,向政府施压;5月29日,默克尔召开紧急总理会议,商讨核电问题;5月30日,德国环境部长宣布全面放弃核电,2022年前关闭所有核电站。有报道称,这个决定虽然略显唐突,也与默克尔一贯支持核能的立场相左,但是动机并不单纯,而且意图很明显:赢取选民。2013年大选当前,默克尔为保住自己的 “乌纱帽”,“抛弃”核电,自然不足为怪。
“可以肯定的是,影响德国做出‘弃核’决定的因素是复杂的,各种利益交织其中、互相斗争。然而,这对核电来讲,也许并不公平。”杨国威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核电已经发展了60多年,又是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每年为世界贡献总电量的17%,“这么好的能源不能因为一次核泄漏,就将它全盘否定。阿尔斯通电力不会受到影响,我们有自己的判断。”
在杨国威看来,尽管世界核电已经发展了60多年,但仍然算是“朝阳产业”。
核电最可靠
“最可靠的能源还是核电。”杨国威对记者表示,“我们相信核电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到目前核电广受质疑的情形,杨国威说:“任何一种能源都存在风险,安全只是相对而言。”“人们不会因为飞机可能失事,就不再选择它。”据资料统计,单位发电量的死亡人数,水电是核电的100倍,煤电是核电的40倍。“综合考虑,核电还是目前安全系数最高的能源。”
杨国威表示,核电的CO2零排放量为零,是名副其实的清洁能源。核电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优势:成本低。据统计,1克铀原子核经裂变反应能释放出相当于2.8吨煤燃烧所得到的热能,生产1度电的成本远低于火电。“用核电更便宜,而且稳定性好。”
提及前不久发生的日本核泄漏事故,杨国威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更愿意从事故根源去思考。“日本是第二代核电技术,技术落后是问题根源。”他进一步解释说,日本的核设备是上世纪60年代建的,冷却水系统的设计不是密封的,根本无力抵抗水波的长时间冲击,在巨大的海浪面前,只能被淹没。
据统计,2009年,世界各国核电站总发电量比例平均为17%,而这一比例在中国仅为1.6%。按照中国此前的规划,到2020年,核电发电比例将提高到4%。业内人士表示,受日本的警示,中国未来的核电开发将更注重安全性:除对现有13台第二代核电机组进行安全性检测外,还需要限制新建第二代机组数量,并将重点放在建设第三代核电机组上,同时预备强化技术最先进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快堆的发展地位。“日本的核泄漏,从某种意义上说,加快了中国核电产业的升级速度。”杨国威说。
对于有些国家可能会暂缓核电发展的情形,杨国威乐观表示:“发展可能会暂缓,但核电这个大方向不会变。阿尔斯通看好核电的未来,核电不会死去。”它只是在等待时间,重焕生机。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