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陕西镇安 农村医改全国第一的秘密

2011年07月05日 00:13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群I陕西商洛报道

  2010年,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到陕西镇安进行评估,对镇安县医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全国8个省40个项目县综合评估,镇安位居第一。

  镇安县委书记张盈安表示:让群众看病不难、看病不贵是镇安医改的初衷,而让群众少生病才是最终方向。

  医改先“医人”

  今年36岁、非在编的医生何上仁通过竞聘当上了陕西省镇安县青铜关镇卫生院的院长。“如果不是搞公开竞聘,当院长连想都不敢想,现在的工作压力特别大,一不小心就可能下台。”

  26岁的李莹是回龙镇卫生院的护士,据她介绍,以前干多干少、干好干差,大家的收入基本都一样。现在按“双百分”考核,多劳多得,去年12月她就拿了2200多元,比过去多了一倍多。

  大坪镇中心卫生院李大夫说,“双百分”制绩效考核实行后,医生不再推诿病人,看病的人多了,医院的经济效益上去了,社会效益也上去了。

  陕西商洛市镇安县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土石山区县,28.3万人散住在3400多平方公里的地域上,加之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较为严重。

  长期以来,镇安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职工习惯了拿着“铁饭碗”吃“大锅饭”的生活,职工的服务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减退;卫生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缺编达840人。

  镇安县委、县政府认识到,要破解这些顽疾,建立真正的和谐医患关系,首先必须在解决好“人”的问题上下工夫。

  张盈安介绍说:“我们在医改试点过程中,以卫生单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在县、乡医疗卫生机构推行院长招聘、全员聘用和绩效考核制度,使院长能上能下、职工能聘能退、工资能高能低。”

  该县代县长璩泽涛告诉记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有的人高兴,有的人不高兴,这很正常,只要符合群众利益再难我们也会坚持做下去。”

  镇安县抓住卫生院长这个医疗机构的“枢纽”,打破身份界限,对25个乡镇卫生院长、副院长进行了公开竞聘,经过公开报名,资质审查,笔试、面试、民主测评、组织考察等程序,新聘院长、副院长37人,其中有9名原任院长落聘;对县医院院长采取多轮推荐,公推公选。对新聘任的院长、副院长实行一年试用期。

  同时,对乡镇卫生院职工实行全员聘用制和岗位责任制,聘用职工421人。建立了考核、奖惩、续聘、解聘、辞聘制度。推行工作数量、工作质量为主的“双百分”制考核。对落聘人员实行提前退养、离岗、辞职等下岗分流政策,落聘分流18人。积极搞活分配机制,乡镇卫生院在编人员经费由县财政局按政策标准和单位编制预算并依法监管和审计,卫生局专户管理,财政局将乡镇卫生院人员经费纳入卫生院统一管理分配,有效防止了“分光吃尽”的现象。

  为了解决人才瓶颈问题,镇安县2010年配合西部人才振兴计划为卫生系统招录12人,在市县的共同努力下,今年又为医疗机构新增了编制,县财政每年预算20万元卫生人才培养专项基金,各单位自筹10万元,通过经济调节的办法,引导支持卫生单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仅此一项,在去年,全县有56名乡镇卫生技术人员和34名村医接受了免费培训。”镇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天俊告诉记者。

  让群众少生病是最终方向

  由于财政供给体制的原因,一直以来,医院的主要支出靠医疗收入,医患之间自觉不自觉地成为有直接利益的对立者。

  为了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镇安县对症下药: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医疗药品质优价廉;开展诊疗常规试点,建立质量保证制度,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积极探索和建立医疗质量规范监管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使城乡医疗卫生均衡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陕西省卫生厅的支持协调下,技术和人才处于陕西医卫界顶尖水平的第四军大唐都医院、陕西省中医院、陕西省妇保院还分别对口指导镇安县的县医院、中医院和妇保院,开展诊疗常规试点,目前已制定完善了65个单病种的入、出院判定标准和临床诊疗规范并推广实施。在县医院开展国家级临床路径试点,结合实际选择了20个病种,制定临床路径并严格推行,保证质量,控制费用。

  “我们还尝试在部分乡镇开展‘协议委托’筹资方式改革试点,通过惠农卡,采取农民自愿、协议委托、信用社转账的方式筹集参合资金。”该县卫生局郝副局长介绍说,从2011年起,全县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均可自由选择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或者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行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管理办法、统一报销补助。

  而在加强对口帮扶上,该县的做法是: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由县卫生局负责选聘6名县级医院副院长为6所乡镇卫生院名誉院长,长期选派业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轮流坐诊,确保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的综合服务能力。

  张盈安说:“镇安是个贫困县,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比较严重,这也是制约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卫生改革的投入就是对人民健康的投入。”

  为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镇安县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镇安首创的住院单病种定额付费模式已在全国推广。同时加强非单病种日均费用限额控制力度,严格目录外药品比例和检查阳性率,有效控制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去年4月份,我们在全县25个乡镇全面推行药品‘三统一’管理,举办药物合理使用培训班6期427人,药监、卫生、物价、纪检等部门对药品的进购、销售和零差率的执行进行全程监督检查,不到半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使用率达95%以上,全年用药费用较上年度降低了45%。”县药监局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采访中,正在青铜关镇中心卫生院给孩子打点滴的一位冯姓年轻母亲告诉记者:“现在参加新农合,听医生说这两年国家给医院补贴钱,所以药品不加价了,两年来全家看病总共花了1000多元,新农合报销700多元,自己支付不到300元。”

  黄天俊介绍说,去年8月份,镇安县民政局、卫生局、人社局、合疗办等联合制定了《镇安县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无缝衔接实施方案》,并已试行,实行了新农合“直通车”报销模式。城乡居民医疗救助制度深入实施,去年元月至10月,计生、民政部门有效利用社会救助资金,共为全县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缴纳参保基金14571人43.71万元,为全县“五保户”和特困户缴纳医保基金38502人81万元,全体在校小学生参保费用由医疗救助基金全额承担,农村贫困医疗救助住院补助1562人次364.5万元,门诊补助1202人次120.2万元。

  “看病难和看病贵只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如果群众少生病,那么就不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镇党委书记出身的镇安县卫生局局长王忠毅告诉记者,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三级联动”,即以县、乡、村健康教育机构为骨架,以农民健康促进协会为载体,以“农村健康学堂”为平台的健康教育新模式。

  一是创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协会。二是增设健康教育股室,统筹协调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三是建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四是开展“五个人人”行动。五是开展“健康之旅”行动。六是开展健康教育电视讲座。

  “我们组建农民健康促进协会的做法已经得到了卫生部和中央、省、市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而实践也证明,这种尝试实际上做到了‘让群众少生病,使百姓更健康’!”王忠毅说。

  中国农村卫生发展项目

  中国政府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和英国政府赠款,开展的农村卫生改革探索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为指导,在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医疗服务体系等领域组织开展综合试点。项目覆盖了我国西、中、东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地区,包括陕西、青海、河南、黑龙江、江苏等8省的40个县,贫困县数占项目县总数的60%。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中国经济周刊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