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生命任务”的忠实守护者—— 追记桂林市凤凰乡国土资源所所长蒋剑承

2011年07月05日 14:18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他扎根基层,从一个偏远乡镇到另一个偏远乡镇,不知疲倦地工作;在危难面前,他是“生命任务”的忠实守护者……

  今年“七一”前夕,在建党九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中共桂林市委追授他“全市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追授他“全区模范国土资源所所长”,号召全区国土资源系统、桂林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向他学习,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他的名字叫蒋剑承,一位韦寿增式的基层国土资源所所长,一位连续工作80多个小时、最后倒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前沿阵地的共产党员。

  忠于职守,他是钉在基层国土资源所的一颗“螺丝钉”

  蒋剑承是土生土长的全州人,1996年7月大专毕业后,分配到当地乡镇土地管理所工作,199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工作到因公殉职,蒋剑承在基层国土资源战线工作了14年,历任国土所工作人员、副所长等职,2003年4月起任全州县凤凰乡国土资源所所长。

  从离家50多公里的安和乡,到离家更远、条件更艰苦的蕉江瑶族乡,再到地域较广、人口较多、工作任务更艰巨的凤凰乡,蒋剑承的人生之旅,宛如行走在穷乡僻壤的一条山路上。凤凰乡国土资源所副所长、蒋剑承生前同事唐煦锋介绍说,凤凰所是全州县较大的乡镇国土所,共有工作人员9人,借调出去4人,实际只有5人干国土所的工作。“我们平时的主要工作是规范农村建房用地管理和打击非法采矿,蒋所长一心放在工作上,经常带我们下乡,最长时一天要走100公里路程。”唐煦锋说。

  凤凰乡国土资源所支书蒋其荣对蒋剑承带领大家整治农村建房违法用地也记忆犹新:“2002年凤凰乡出现洪涝灾害,许多村庄被洪水冲毁,新建房中出现了很多违法用地。”他向记者介绍,2003年蒋剑承到所里主持工作后,带领大家下去排查,老百姓很不配合,只好让村干部带着一户一户查。“当时光新民村委就出现了80多宗违法用地,蒋所长要求重新选址建房,决不能占用基本农田。我们用了将近两年时间,才把全乡的农村建房违法用地基本清理完毕。”蒋其荣说。

  在基层国土所,打击非法采矿是一场硬仗,工作起来非常棘手,直接考验基层国土人的执法能力。“人关键要有精神,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这是蒋剑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始终秉承的人生信条。蒋其荣介绍,凤凰乡石沙村和大坪村交界的蒋家山,是一座富含锰矿的矿山。受利益驱使,山上乱采乱挖现象时有发生,各种黑恶势力横行霸道,非法盗采锰矿活动猖獗。一时间,周边100多人口的矿区,一下子聚集了四五百非法采矿人员,蒋家山千疮百孔,“老鼠洞”遍布整座山头。2004年和2005年上半年,蒋剑承率领全所人员基本上是天天出动,严厉打击盗采锰矿的违法行为,才使非法采矿势头得到遏制。然而,2007年因矿产品价格上涨,非法采矿又死灰复燃。蒋剑承带领全所人员不分昼夜连续出动,通过下发停采通知,拦截非法运矿车,把非法采矿的人群驱散。

  有一次,蒋剑承连夜率领所里的4名工作人员赶到蒋家山,把一辆装好矿产品准备运走的车子拦下,要求车上人员听候处理。当时,不法分子有10多人,见国土所人员势单力薄,便在非法矿主的指使下,强行把他们推下车,然后加大油门逃走,致使打击行动受挫。“事后,蒋所长召集我们说,保护国家矿产资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决不能再让国家财产在我们的手中流失。”为了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出现,蒋剑承向全州县国土资源执法大队和凤凰乡政府请求支援,联合出动,对非法盗采矿山的猖獗行为予以沉重打击,使蒋家山恢复了昔日的平静。

  蕉江瑶族乡副乡长、原凤凰乡纪委书记吴永发是蒋剑承生前的分管领导,他们经常一起并肩作战,一同出动打击非法采矿和农村建房违法用地。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位姓陈的村民在耕地上建房,房基已经起得差不多了。为了阻止他的违法行为,蒋剑承前往劝说,下发停建通知,那位村民毫不理会,还威胁说自己家里有后台,房子建就建了能怎么着。蒋剑承多次制止无果后,只好依法强制制止。2008年,桂林市基本农田保护现场会选择凤凰乡作为参观点,这集中反映了蒋剑承和凤凰国土所纠正农村建房违法用地的成果。

  乐于助人,他用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博爱胸怀

  话不多、热心肠、乐于助人、毫无架子,这是记者在采访蒋剑承生前同事、亲人和普通群众时听到最多的评价。“他这个人心地好,凡事都先想到身边的人,他觉得比自己困难的人都要尽力帮助。我们结婚12年,虽然聚少离多,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让我终生难忘。”说起蒋剑承,他的妻子蒋海蓉悲痛之情写在脸上。她向记者讲述了蒋剑承生前的两件小事,第一件发生在高考那年,蒋剑承为了救一个口吐白沫的同学,把高考报名费交给了医院,结果误了高考,第二年才重新考上大学。第二件发生在1996年刚参加工作时,蒋剑承每月工资200元,但他始终坚持每月拿出50元帮助一位高中同学,直到那位同学考上大学。“只要口袋里有钱,他总是先想到帮助别人。有一年过节回老家,他把随身携带的钱全部给了别人,连回县城的车费都没有了。”蒋海蓉说。

  蒋剑承和蒋海蓉原本在同一个乡镇国土所工作,他们结婚以后,由于工作的需要,不得不分开。蒋剑承在县城南边的凤凰国土所,蒋海蓉在县城北边的黄沙河国土所,两地相距60多公里,周末的时候才有机会聚一聚,工作忙时一个月才见一次。“面对家庭,他总是表现出很愧疚。他对我说,他留给我和孩子的时间太少太少了,所里面的工作总是忙不完,但是关系到国家的利益,关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危,他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首位。”蒋海蓉说,蒋剑承是个有责任心的人,每次工作,他都像“拼命三郎”一样不眠不休。2005年中秋节,好不容易全家人聚到一起吃个团圆饭,结果一个电话就把他叫走了。原来,凤凰乡大坪村矿山发生塌方事故,他必须马上赶到现场去处理。“当时我心疼地说,让他们等一会,你吃完饭再走不行吗?他急匆匆边走边说,人命关天的事,等不得!”就冲出了门,在矿山一呆就是三天三夜。

  蒋剑承家境清贫,但在生活上他从不与人攀比。2005年,夫妻俩东拼西凑,在全州县城贷款买了一套商品房,月工资只有1500元的他,每月却要还贷1200元,生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然而,担任国土所所长以来,蒋剑承从未利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个人谋取私利。“他们夫妻俩不在同一个乡镇,平时聚少离多,但他从来没向组织提过要求。”全州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蒋炜回忆,蒋剑承从来不请局领导吃饭,从不乱花所的一分钱,所里的账单,一年下来也就薄薄的一本。在同事的印象中,蒋剑承平时穿着朴素,从未见他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他经常穿的一套黑色工作服,是多年前国土资源系统统一配发的,已经没了标志。他脚上穿的,是花50元钱在小鞋店里买的皮鞋,因为经常下乡,穿的时间又长,鞋头早已翘起。但他始终舍不得换,总是补了又穿,烂了又补。

  一心为民,他倒在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岗位

  2009年12月27日上午8时,凤凰乡政府值班室的电话铃声急促响起,和平村委会紧急报告:大湾里自然村出现地面、房屋墙体开裂,村民房屋有坍塌的危险。汶川大地震的阴影还笼罩在当地村民的心头,以为是地震的前兆,恐慌情绪迅速笼罩整个村庄。灾情是命令。蒋剑承率领全所人员火速赶到现场,仔细察看地面、房屋开裂情况,记下有关数据。为了保障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当机立断,劝导和组织最危险的两户村民撤离转移,同时对全村大小程度不同的开裂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突如其来的险情,使大湾里自然村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一些村民以为是地震引发地裂,还有人甚至怀疑是风水作怪。监控险情很重要,稳定民心也不容忽视。第二天一早,蒋剑承带领同事一边监控隐患点,一边深入各家各户,向大家讲解防灾避险知识,一忙又是整整一天。到第三天凌晨4点,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的蒋剑承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国土所宿舍小憩。12月29日早晨6点半,一直牵挂着地质灾害险情的蒋剑承,醒来之后就匆忙赶到大湾里,继续监控险情,做村民群众的思想工作。

  “那天我看见他的时候,发现他面容憔悴,双眼布满血丝,声音出现沙哑。我劝他多注意休息,他却说他还年轻,能顶得住。”大湾里的一位村民回忆说,当天上午蒋剑承忙着给村民发放统计表和宣传资料,下午又陪同桂林市来的地质专家察看现场,在受灾农户的墙上安装警报器,手把手教村民们如何使用。专家走后,蒋剑承又组织全村群众举行了一次逃生演练,让大家掌握防灾避险知识。大密度高强度的工作,让蒋剑承像一台机器一样高速运转着,不知不觉中,他的生命正以冲刺般的速度与死神赛跑。

  当晚天色暗下来的时候,蒋剑承手拿电筒、卷尺和监测记录本还在那里忙上忙下,村委副主任马宗广于心不忍,便劝他回所里休息,但他谢绝了。“他说他不会走的,他的岗位就在这里,他要对大湾里老百姓的安危负责。”马宗广回忆说。29日晚蒋剑承依然带队值班,彻夜未眠。第四天上午,他赶到县局开会,下午陪同县领导到大湾里察看灾情,参加在乡政府举行的地质灾害情况分析会。此时,连续工作了4天的蒋剑承已开始话语困难,手里握着的笔也不听使唤了。会后,他觉得事不宜迟,县委的精神必须立即传达下去,于是强忍着痛苦,回到所里又马上召开会议进行布置。才讲了几分钟,他就感觉到头痛难忍,便让副所长唐煦锋接着传达,他去上卫生间。蒋剑承刚站起来向前走了两步,两眼一黑就昏迷过去。大家赶紧把他送到乡卫生院,当晚转送县医院抢救,医生检查发现他颅内大出血,生命已岌岌可危。2010年1月3日11时,蒋剑承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年仅36岁。

  蒋剑承同志殉职后,大家无不为失去这样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所长感到痛惜。两天后举行的遗体告别仪式上,除了全县国土资源系统、凤凰乡的干部职工参加外,蒋剑承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有不少村民也自发前来,他们开着农用车,赶几十公里路为蒋剑承送行,场面催人泪下。“蒋剑承同志走了,他把生命奉献给了国土资源事业,他是我们新时期国土人的缩影,他的精神永远激励国土人立足岗位、敬业奉献。”全州县国土资源局局长蒋炜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