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家海洋局:渤海油田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2011年07月05日 20: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国家海洋局:渤海油田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7月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渤海油田漏油调查情况 摄影/李晶

  

国家海洋局:渤海油田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

  7月5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渤海油田漏油调查情况,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中)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李晶

  中国经济网北京7月5日讯(记者 李晶) 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今日向记者表示,我国渤海蓬莱19-3油田此次发生的溢油污染事故,由多种因素导致,溢油动态复杂,而且B平台的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第一次发现。

  据介绍,此次发生溢油的油田为渤海蓬莱19-3油田B平台和C平台。国家海洋局通过卫星、航空遥感、船舶监视监测等手段,对以蓬莱19-3油田溢油海域为中心的4600平方公里的范围覆盖内的溢油进行监视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显示,本次溢油污染主要集中在蓬莱19-3油田周边海域和西北部海域,其中劣四类海水面积为840平方公里,单日溢油最大分布面积158平方公里(出现在6月13日)。蓬莱19-3油田附近海域海水石油类平均浓度超过历史背景值40.5倍,最高浓度是历史背景值的86.4倍;溢油点附近海洋沉积物样品有油污附着,个别站点石油类含量是历史背景值的37.6倍。

  李晓明指出,国家海洋局作为监督管理海洋环境的职能部门,在蓬莱19-3油田发生溢油后,开展了大量的全方位海洋监测调查工作,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溢油可能产生的影响,将监视结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通报。此外,根据海洋部门去年与相关部门在渤海地区建立的海上溢油信息共享通报机制,国家海洋局还及时将相关信息通报了环渤海省(市)地方环保、渔业、海事等部门。从目前来看,此次溢油发生在渤海中部,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得到了有效控制,此外在溢油海域并没有捕鱼等海上作业活动。

  李晓明同时强调,由于技术条件所限,例如,海监飞机、海监船的海上作业、海底溢油源的精确定位和水下探测、卫星遥感监视数据解译判读、油指纹鉴定、实验室分析、生态影响调查和评估等都受到各种技术因素的限制而需要较长时间。特别这次溢油污染事故,由多种因素导致,溢油动态复杂,而且B平台这种海底溢油类型在我国尚属第一次发现,其原因还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据悉,通过专家分析初步认定,蓬莱19-3油田通过注水和岩屑回注,可能增加了平台附近的地层压力,为流体连通底层提供了能量,导致B平台海底溢油。蓬莱19-3C平台在钻井过程中发生井涌、侧漏,从而导致了溢油发生,这一点康菲公司已经承认。

  目前,蓬莱19-3油田所有平台的钻井作业已经停止,并进行安全自查工作。同时,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海监执法部门已经对康菲公司此次溢油事件予以立案,国家海洋局将代表国家对康菲公司进行生态索赔,索赔金额将远超此类事故的最高处罚额20万元。

  相关链接

  还原渤海油田溢油经过:单日溢油最大面积158平方公里

  中海油漏油情况:康菲公司将承担法律责任

  中海油漏油事件致使840平方公里海域变为劣四类水质

  国家海洋局:渤海油田溢油因康菲公司注水作业所致

  

  (责任编辑:梁梦晚)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