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2011-07-07(中国商业电讯)--出出国留美咨询主张既有服务的个性化,又有服务的标准化。个性化服务是必须的,标准化服务也是必须的。其实这是一对矛盾。客户非常需要符合具体要求和条件的服务。而对于咨询机构来说,共性越多服务越容易,成本越低。
留学咨询的客户肯定是各不相同,背景不同、条件不同、成绩不同、诉求不同、欲望不同、个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家境不同,所以咨询重点、服务规划、作业技巧、知识含量、操作难度、需求时间、服务周期,消耗成本也就随之不同。想要“批量生产”,应该是不可以的。
但另一方面,共性亦不能忽视。比如说,都是留美,都要进行英语标准化考试,学生成绩都需要认定评估,都需要开具财产证明,都需要圈定查校名单,都要进行客户定位,要网申,要面试,要签证。属于流程的操作规范是共同的。比如学校和专业的检索,都是同样的技术动作。在这一方面的作业质量,是可以进行数字化信息管理的。
是不是所有的服务流程都可以标准化呢?也是也不是。流程可以,质量要求可以,技术动作可以,但“软性”服务就很难做到了,而且也不应该做到。比如学生专业怎么定,学校怎么选,心态如何调整等都是软话儿、细话儿。其工作质量标准也是“双方共识”,“服务满意”等软性指标。这是不好搞标准化的。就是认定签了字,也照样可以“反供”。但这些软东西,都是咨询服务的要害和核心。
再比如学校申请文书。这是大多数咨询公司长期以来搞不掂的一块心病。或拿出去外包,或组织个小班底撰文,耗时费力花钱不说,质量一直得不到衡稳的保障。于是有人想出八股文的办法,穿靴戴帽,大拼模块,分类刻出几块模板,搞点儿“汤圆心”或“饺子馅”,往里一填,于是“快餐”立即成功,抽真空之后就可以发往美利坚,请美国高校各录委会的先生们去品尝了。肯定是“味道好极了!”这样做的人绝不是一个两个。于是“教育”、“文章”、“知识”、“文化”统统斯文扫地,被孔方兄掳去作人质了。不给钱就撕票。这种现象古今中外,历朝历代不乏此例,只不过而今眼目下,终于形成了一种产业。
产业,有手工产业,有机器产业。可怜这些连申请文书都需要枪手代劳的黑袍方帽,其假冒等级已从手工变成了机器批量。
出出国的做法是与学生共同完成,一种原始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咨询师与学生共同解读题目和要求,共同组织申文素材,共同搭建文章结构,共同研讨英文写作,共同修改英文初稿。在这一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解读能力、素材组织能力和英文写作能力,得到了一次实战机会。
这就是出出国追求的目标:深度的个性化服务和标准的信息化管理的完美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