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洋奶粉为何敢顶风涨价(一家之言)

2011年07月08日 01:44 来源:国际金融报

  

  

洋奶粉为何敢顶风涨价(一家之言)

  “新国标”热议尚未平息,近日广州又曝出多家超市进口奶粉开始涨价。雅培、惠氏等进口品牌婴幼儿奶粉平均价格上涨10%左右,多美滋、美素等品牌奶粉也跟风提价。

  然而,在谈及涨价理由问题时,企业又把原因归结于成本大幅上扬。惠氏解释,价格上涨,是因为惠氏奶粉全线升级了,配方更接近母乳。而雅培、多美滋则是用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当作挡箭牌。诚然,在多数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的今天,奶粉涨价不算稀罕事,但是物价水平高涨,仍能获得高额利润回报条件下,企业依然选择涨价,这就是道德问题了。

  以当前物价水平计算,目前进口大包装奶粉28000元/吨,乳清粉8000元/吨,再算上其他添加成分,一罐900克奶粉原料成本价格不超过50元,另外,加上包装、运输、广告等费用(铁罐包装成本在10元至20元,物流运输成本10元,广告销售费用每罐再分摊10元),产品在进入超市前总成本不到100元。考虑促销、超市入场等费用后,一罐900克婴幼儿奶粉总成本也不过150元。然而,在此次涨价前,惠氏、雅培、美赞臣、多美滋1-4段奶粉平均销售价格已经超过200元,毛利高达30%以上。与之相比,国产婴幼儿奶粉平均毛利不超过15%。进口品牌奶粉的成本说,显然站不住脚。

  那么,在国家发改委约谈之后,进口品牌仍敢于“顶雷”涨价,根本原因在于国内消费者对进口品牌一边倒的“崇洋”心理。而这一心理的产生,与国内乳业安全环境恶化、国产品牌“不争气”是分不开的。三聚氰胺事件前,国产品牌可谓风光无限,在占据奶源、销售渠道等优势条件下,通过价格战,已经将进口品牌逼入绝境,致其面临二次退出中国市场的危险。三聚氰胺事件后,当我们对国产品牌口诛笔伐时,进口品牌借此大举反攻,迅速恢复并大举侵占国产品牌原有份额,彻底扭转颓势败局。当前,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受益于“三聚氰胺”的进口品牌牢牢掌握着8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产品牌只能将阵地转入较为“贫瘠”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地区,同时国产品牌也被“永久”打上低档次、不安全的烙印。

  要彻底扭转消费者“崇洋”心理,还国产品牌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要走的路还很长,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当务之急,首先,国产企业要做到“自检、自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让消费者看到好转的迹象;其次,政府要“严格立法、严格树标”,为改善乳业环境创造有利条件;最后,严格打击那些捏造假新闻,恶意诋毁等带有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作者系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