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钻戒“大改小”,余金去哪了?

2011年07月08日 04:21 来源:济南时报

  时报7月7日讯 (见习记者苏冉)7日,市民马女士向本报《消费帮办》反映,她日前购买了一枚某品牌的钻戒,因戒圈有点大,厂家对戒指进行了“大改小”处理,改后的戒指重量减轻了,销售人员称剪掉的余金熔进了戒指中。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戒指“大改小”并不需要进行熔金处理,应当把余金交给消费者。

  马女士称,日前,她在某商场选购了一款IDo牌铂金钻戒。由于看中的钻戒圈号有些大,在销售人员建议下,马女士同意把戒指返厂加工处理。一周后,马女士拿到了“瘦身”后的戒指。马女士向销售人员索要“大改小”后剪掉的余金,但销售人员以已熔进戒圈为由,表示无法提供。

  马女士告诉记者,她咨询过很多商家,得到的答复都是,“大改小”后余金应返还消费者,不过改圈损耗标准是商家自己定的。那么加工金饰品到底有没有一个行业标准?

  7日,IDo牌铂金钻戒销售人员告诉记者,马女士的钻戒只是改小了一个圈号,按照厂家规定,3个号以内由于损耗不大,一律采取熔金处理,而熔金加工时必然会有损耗,只要损耗在0.2克之内均属正常。

  记者随后走访几家知名品牌金饰店发现,绝大多数商家表示改圈后会把余金交给消费者,至于改圈损耗比率则没有统一标准,完全由厂家自主决定。记者还发现,不少品牌执行的损耗标准为0.08克,某首饰加工商店店主表示,损耗标准最大为0.15克。

  “钻戒改圈根本用不到熔金工艺。”山东省宝玉石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辛先生表示,真正的熔金工艺是把整个戒圈重新加工制作,而在钻戒“大改小”过程中,厂家只是把戒圈切开,切掉多余的金子,然后把接口焊好即可。辛先生认为,余金也是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一部分,应该把余金交还,商家不应自作主张以熔金名义擅作处理。

  辛先生告诉记者,改圈损耗没有国标,但业界有一个共识,改圈加工损耗应该保持在0.04克之内。他建议,在加工之前,消费者应对钻戒进行称重,并问清采取的工艺方法和损耗标准,改完后要称重对比,以备维权之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