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稳定的绝对收益”难在哪里?

2011年07月09日 01:31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绝对收益投资国际高峰论坛侧记

  周迪伦

  7月初,中国绝对收益投资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绝对收益投资管理协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在笔者的印象中,这是“绝对收益”第一次以这样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登上中国内地资产管理行业的舞台。

  虽然有很多对冲基金人士参加了这个论坛,但“对冲基金并不等于绝对收益”,一位名叫库超的年轻基金经理在发言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并进一步认为对冲基金的任务是获得“稳定的绝对收益”。他认为,这主要取决于两点:基金经理是否真能在市场波动比较小的情况下为投资人带来稳定的绝对收益;在目前的中国市场机制之下,基金经理是否有足够的工具为投资人创造绝对收益。

  笔者认同库超的看法(这位TWO SIGMA 投资顾问公司的前投资总监提醒听众,把自己的名字倒过来念是一个更容易记住自己的方法),但同时亦认为,“稳定的绝对收益”所面临的挑战较他所言更为悲观:首先,所有类型的投资者都在追求“稳定的绝对收益”,竞争者众;其次,“绝对收益”中的“绝对”两字的比较对象是什么?是现金?CPI?GDP增速?还是M2增速?考虑到对冲基金的私募性质,似乎更应该用M2增速来衡量其收益是否“绝对”。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问题:绝对收益如何衡量?或者说,怎样才能把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带来的业绩和市场波动带来的业绩区别开来,并支付不同的费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投资部主任詹余引和中投公司股权策略投资部总监郑孔栋都不同程度地提到了这一问题,认为对冲基金“收费太贵”。显然,如果所谓的“绝对收益”来自于市场趋势而非基金经理能力的话,“2-20”的收费模式当然不便宜。

  在现实语境中,对冲基金、绝对收益、量化投资这三个东西经常被放在一起谈论。香港鸿策投资管理公司总裁陆飙在谈到量化投资的时候说出的一番话引起一阵笑声:“我们也做研究,感觉做得不好的就拿去随便学术发表,感觉做得好的就留下来自己用。”这是大实话,在对冲基金眼里,能用来赚钱的研究成果才是好的研究成果。

  智诚恒润资本管理公司创始人居雄伟向听众介绍了对冲基金的多种策略,比如从风险暴露方式的角度,可以有单边(多、空)、多空交替(选时)、市场中性等策略。笔者注意到,在论坛现场,有同一张图被不同的演讲人频繁引用,这张图上显示的正是不同的策略在不同的年份/时间所带来的收益率的比较:没有哪种策略能够持续地保持自己在收益率表现上的优势。

  笔者认为,这张图也许更接近于事实:在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中,由资产管理人的能力所贡献的“绝对收益”非常稀缺、极难获取;它可能会在某一时间产生于某一管理人,但不大可能长时间都由该管理人“垄断”;尤其,对冲基金作为一个整体,也不可能创造“绝对收益”,个别管理人所创造的“绝对收益”的另一面,则是其他管理人所创造的“绝对损失”。

  “稳定的绝对收益”,当然应该成为资产管理人追求的目标,但如果认真站在时间的纬度上考虑,它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作者为本报记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第一财经日报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