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5:41 来源:金融时报
金立新
记者金立新今年以来,高企的CPI使得货币政策逐步收紧,已经达到历史高点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进入2011年以后的三次加息使得许多人开始怀疑,以信贷投放作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中资银行在从紧的货币政策下是否还具有持续利润增长能力;中国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以及地方债务问题是否会影响中资银行的资产质量?伴随着这些怀疑,一些外资机构开始“唱空”中国,特别是“唱空”中资银行股,如此也导致了近一段时间以来中资银行股的下跌。香港联交所统计显示,今年1至5月份,四大中资银行H股卖空交易金额累计高达约911亿港元。
中资银行是真的有了问题还是有人在故意“唱空”?光大银行率先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所显示的业绩,无疑对于上述怀疑作出了驳斥。
7月8日晚间光大银行发布2011年上半年业绩快报,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该行利润总额122.93亿元,同比增长3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1.99亿元,同比增长34.61%。虽然从业绩快报中还不能完整地看出光大银行上半年利润增长的具体原因以及目前的资产质量状况,但从仅有的数据和一些公开信息中也可以作出大致的推测。
从盈利能力上看,2010年,光大银行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7.90亿元,同比增长67.4%;2011年上半年该行净利润同比增长34.61%。按照这样的增速,光大银行今年全年净利润的增长速度应该不低于去年。
如果市场情况允许,今年七八月光大银行能够顺利登陆H股市场,则H股发行所募集资金对于利润增长的贡献也会有所显现。
从资产质量上看,按五级分类口径,光大银行不良贷款率2010年底为0.75%,比2009年底下降0.5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的拨备覆盖率2010年底为313.38%,比2009年底提高119.39个百分点。对此,虽然快报中没有显示,但预计不会出现太大的变化。原因在于,虽然在理论上,从紧的货币政策必然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并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产质量。但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虽出现减缓,但比较温和,因此在整个银行体系中,其对银行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并没有显现。相反,稳中见紧的货币政策反而使银行更容易选择到那些抵押充足的客户和项目,因此资产质量更有保证。
对于目前市场所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可见的公开信息显示,从去年开始,光大银行已经从“完善政策、加强传导”,“反复排查、揭示问题”,“积极整改、缓释风险”三个层面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管理,做到逐户检查、逐包打开、逐笔重新评估。公开信息显示,为强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授信风险管理,光大银行去年开始新增授信原则上只支持中央4万亿元投资中续建、在建项目的资金需求,严格控制自有现金流不足,主要依赖政府补贴或担保偿还贷款的新开工项目贷款。审慎评估项目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和第二还款来源的可实现性,特别是对于无充足资本金、项目合规性文件不齐全的项目一律不得授信。
对于房地产行业信贷风险管理,光大银行则一直坚持推行“名单管理、专业营销、集中审批、压力测试”。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信贷政策方面从五个方面控制风险:严格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名单制管理和分类管理;加强房地产开发贷款抵押缓释安排;强化项目资本金和自有资金审查;严格实行销售回笼资金封闭管理;强化贷款资金用途监控。在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信贷政策方面从四个方面予以控制:首先是实行动态、差别化管理的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根据市场、区域和借款人信用状况,贷款利率严格按风险定价,对首付成数实行动态、审慎管理。其次是强化楼盘项目和合作中介机构的准入管理。再次是严格防范虚假按揭,坚持实行按比例“居访”方式,加大核查力度,严控假按揭风险。最后是强化抵押物价值管理。因此,无论从整体行业信息看,还是从银行的具体情况看,目前市场所担心的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和国家对于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并不会对该行的资产质量产生影响。
率先公布的光大银行业绩快报或许仅仅是个开始,外资机构“唱空”中资银行股究竟是真实判断还是在“唱空做多”,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今年上市银行半年报公布后会有一个初步的答案。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