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1日 09:03 来源:《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
文 靳保芳
15年前,成立于河北宁晋县的晶龙实业集团,当时只有三台拉晶炉和30名员工。如今,我们已经是中国企业500强,国内光伏的领军企业。目前,我们在河北、上海、江苏等地设有生产和研发基地,在德国和美国设有研发机构。
2005年,光伏行业进入了最为火爆的发展时期,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一路攀升。然而,以单晶硅起家的晶龙,曾遭遇过产品转型的瓶颈。当时晶龙年产太阳能级单晶硅达到1500多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0%左右,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一,由此我们曾提出了世界单晶硅生产基地的口号。
不过,国内权威专家却给晶龙泼了一盆冷水——不就是一个搞基础材料的企业来追逐太阳能产业?卖材料能有什么出息?这样的话,确实刺激了我。的确,生产单晶硅在整个太阳能产业的U型曲线中位于底部。2005年,我们的销售收入不到20亿元,在业界规模仍然较小。
于是,拿下产业链高端,成为晶龙的一个方向。我们迅速选定战略合作者,与被誉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创办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太阳能研究中心全面合作,成立由晶龙控股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
这被视为晶龙转型的关键。晶龙由此形成了从拉晶、切片,到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条。即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下,2009年仍实现销售收入107亿元。2010年晶龙集团销售收入再次增长一倍多。今年前5个月已经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
熟悉太阳能产业的人都知道,在这个新兴领域,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条才算是真正的强者。当晶龙决定与澳大利亚方面合作,引进其先进技术补长自己的短板时,一个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澳大利亚方面看中了晶龙在基础材料上的优势,要求在新成立的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中,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持有15%的股份。当时有人说,市里、省里也没见合资合作中有几个科技入股的,科技入股不就是白给股份吗?
面对质疑,我的看法是: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手中,合资的科学家团队正是来自这里,技术上都是世界顶尖高手。合资后,正好可以补齐晶龙在生产太阳能电池上的技术短板,技术入股对企业来说是一个飞跃。所以最后就这么定了。
另外,资金、人员等都是企业面临的问题。但是如何才能使其迎刃而解呢?我们把创新看成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我们可以不买设备,可以不干别的,但是必须把创新搞上去,否则企业发展就没有动力。换句话说,形成了良性循环,就会变成企业的自觉行动。因为通过创新你可以降低成本,你才能参与市场竞争,因为创新你才能生产出市场认可的满意产品。
同时,就企业的产业升级而言,决不是简单拿别人的技术、设备拼凑起来的升级,而必须是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升级。我们拥有一个省级科技中心、四个研发机构、两个实验室、两个博士后工作站,一支150多名的国内外专家科研团队。晶龙拥有自主研发、自主知识产权且替代进口的创新项目多达20余项。这些技术上的创新改变了过去简单模仿别人制造的局面。
目前,全球光伏市场主要依赖各国政府的补贴政策支持,固定上网电价是公认的对光伏产业发展最为有效的激励政策,但国内未出台类似的上网电价。我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几乎全部依赖出口,主要是欧美市场,国内装机容量仅占太阳能光伏产量的3%左右,致使国内光伏企业发展受制于国外市场。
我们希望国家尽快出台并网发电政策机制,尽快启动国内市场,及早摆脱国内光伏产业受制于国外市场的尴尬局面;同时加强行业引导,避免无序竞争,使光伏产业成为我国在国际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