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国民共进的荆棘之道

2011年07月11日 23:43 来源:中国企业报

  本报记者 万斯琴/文

   对于眼下央企遭遇的“国进民退”论的舆论浪潮,有部分学者在公开言论上表示不排除海外推手的可能,其“养舆”的目的正是深谙企业发展之道。

   随着国企、央企在世界国际化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时遇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打破了原有的世界企业的势力格局,此消彼长,由此可见,“国进民退”的舆论声讨背后,真正的意图昭然若揭。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认为,“能否正确判断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变化趋势,能否正确分析近年来国有企业兼并民营企业的典型案例,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分析和看待当前的‘国进民退’讨论。”

  “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

   舆论的力量是无形的,却是巨大的,它不是一种强制的力量,他的力量在于对精神上、道义上的无形的影响。

   想探明“国进”究竟动了谁的蛋糕,首先需要探明是否真的存在“民退”?

   2008年以来,在中国采取果断措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的过程中,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和国有企业的支柱作用显示了强大的力量。然而,社会上有部分人和一些媒体却将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特别是一些兼并、收购和重组的事件说成是“国进民退”。

   一时间,“国进民退”的问题成为国内的一个热门话题,这股“舆论风”横卷中国大江南北,成为网络“红词”的当家花旦,产生了不可小视的影响,导致了不少人思想认识上的混淆。在经济学界、舆论界掀起了热浪,有的认为是“国进民退”,有的认为是“国退民进”。

   不仅国内对“国进民退”众说纷纭,国外一些媒体也参与到这场议论之中,2009年9月,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就我国国内一些领域出现的国有企业收购重组民营企业的现象发表了题为《新一轮国进民退潮》的文章。

   围绕“国进民退”的讨论已引起广泛关注和多方参与。

   然而,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并不支持“国进民退”的结论。据国家统计局公开的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2004—2008年,国有企业由17.9万户减少到14.3万户,减少了3.6万户,减幅为20%。与此同时,私营企业由198.2万户增加到359.6万户,增加了161.4万户,增幅为81.4%。2008年与2004年相比,我国企业资产中,国有企业的资产所占比重下降8.1个百分点,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增加3.3个百分点。即使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2008年,私营企业的户数和资本也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宇表示,“关于‘国进民退’问题的讨论,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一部分人的利益诉苦,需要认真对待。但是,总的来看,‘国进民退论’的基本管段不符合客观事实,理论上缺乏依据,在实践上是有害的认为,是一种严重的误导。”

   “这渲染了‘国’与‘民’的对立,且违背所有制结构的客观实际,还否定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歪曲了国有经济改革的方向。”张宇说。

   即使在近几年中,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趋势依然存在。“十一五”期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工业主要经济指标中的比重都有所降低,其中,资产总额比重由48.1%下降为43.8%,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33.3%下降为28.3%,利润总额的比重则由44.0%下降为26.7%。与此相对应的,私营经济的比重则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

   张宇认为,从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总的情况来看,所谓的“国进民退”并不存在,基于国有企业发展的一些个案而做出的所谓“国进民退”的判断,甚至认为是政府的政策对民营经济进行有意打压,完全不符合客观事实。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政协委员刘永好认为:“‘国进民退’这并不是国家政策的主旋律,总的来说,我认为所谓的‘国进民退’,是个伪命题。”

  “舆论杠杆”

   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然而,在近来的所谓的“国进民退”问题上,导致社会舆论的隔阂与断裂。

  央企“长子”也好,民营“次子”也罢,进进退退之间难免产生嫌隙,不妨携手同行,助力中国企业的崛起。

   国内部分学者和公众认为,“国进民退”的深层原因是过去的计划经济思维没有转变,是一种制度上的偏见,即对国有企业存在偏见;“国进民退”强化了国有部门的行政性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基础,有可能使中国偏离市场经济的轨道。

   但也有学者认为,是否真的存在“国进民退”,有两个考察重点:第一,当下国企收购民企是不是很普遍?第二,收购行为背后是否有时代背景?若既不普遍也无时代背景,说是“国进民退”就有危言耸听之嫌。

   事实上,不能用“国进”、“民进”或“国退”、“民退”这样的尺子衡量经济发展状态。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认为,“不管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都是片面的说法,国企近几年的发展情况表明,国企在不同领域是有进有退的。在接下来将要进行的结构调整中,还应该继续关注国企的进退问题,哪些行业国企应该退,哪些行业国企还要进,都要根据行业特性、企业职能而定。”

   李保民还认为,“有进有退,进而有为,退而有序才是重要的。”

   从目前来看,国企并购民企只是个案而并非普遍,而且虽然背后有政府推动,但绝无政治背景。所以,在特殊情况下的国企收购,不能说是“国进民退”。

   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国进民退”现象,要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具体地研究剖析,到底这是双方自愿的市场化行为,还是由于政府的强迫。在市场竞争中,任何市场主体都有进或退的可能性,但微观市场主体的进与退不能归结为宏观上的“国进民退”或“国退民进”,因此,要慎下“国进民退”结论。

  之前,记者在微博(http://weibo.com)上看到,网友对“国进民退”与“国退民进”一事,已展开过激烈的争辩。显然,中国的社会舆论格局已经发生变化,微博正以迅猛的势头,颠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

   一位学者撰文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只要国家出台发展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就会有学者认为是‘国退民进’,是‘和平演变’;只要国家出台有关国有经济或国有企业发展的政策,一些学者就认为是‘倒退’,是‘复辟’。为什么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的连横合纵只能是单向的,而不能是双向的?恐怕这依然是一个需要各方重新寻找共识的焦点问题。”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并不等于民营经济,西方任何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没有消灭和取缔国有企业,没有否定国有企业的地位和在重要领域、非常时期的特殊社会作用——我们正在经历的这次全球金融危机能较快地得以遏制,国有经济居功至伟。片面强调‘国退民进’和‘国进民退‘都是错误的。”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