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莹:品牌货涨价并不全因成本高

2011年07月13日 02:26 来源:新京报

  ■ 市场微观

  尽管政府对抑制通胀信心十足,但洋品牌集体新一轮“涨价潮”卷土重来、国内品牌竞相跟随,意味着通胀预期还未得到实质性缓解。

  在6月份CPI创35个月以来新高达到6.4%的背后,是不绝于耳的涨价信息,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涨声一片。

  今年以来发改委频繁的“约谈”行为,似乎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在短暂的延迟涨价后,外资企业再次纷纷“揭竿而起”,以雅培、惠氏为首的洋奶粉再次全线涨价,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等企业通过产品“瘦身”变相涨价,雅诗兰黛中国公司宣布上调其部分产品的零售价,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以及安利等外资品牌也都于近期纷纷实施涨价计划。

  国内品牌自然不甘示弱。除了食品企业各显神通、实施涨价或变相涨价之外,涨价风潮已蔓延各个消费领域。例如,日前李宁公司发布公告称:第四季度鞋类产品价格将上涨7.8﹪,服装价格将上涨17.9﹪,加上之前的安踏、特步、匹克和361度在订货会上公布的消息,国内5大知名的体育品牌的运动鞋和衣服将再次提价一到二成。据悉,年初以来,国内的五大体育品牌在价格上已经上涨了10%到20%。

  尽管政府对抑制通胀信心十足,但洋品牌集体新一轮“涨价潮”卷土重来、国内品牌竞相跟随,意味着通胀预期还未得到实质性缓解,也必将对短期CPI的上涨带来不利影响,也为6月份CPI是否已是全年峰值增添了些许不确定性。

  企业对于涨价的官方解释一般都是公司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研发投入、人力成本、物流成本大幅提高所致。但事实上,对于很多外资品牌来说,涨价并非是为了完全对冲因通胀造成的企业利润下降,而是因为其在中国的定价策略。由于外资品牌拥有较高的定价主导权,加上部分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危机,使得它们拥有较为刚性的消费需求、可以收获较高的品牌溢价。当然,如果不考虑对通胀的负面影响,国内品牌的跟随涨价,意味着国内品牌和外资品牌之间的价格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也说明了一些品牌开始试图摆脱单纯依靠价格优势占领市场的低层次发展战略。

  □王莹(上海 学者)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