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14日 06:43 来源:时代周报
本报记者 陆玲 发自北京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后,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合作力度和领域不断扩大。首家大陆与台湾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已于7月1日由中国证监会批准设立,成为中国境内第66家基金管理公司。而兴业银行旗下兴业信托与台湾统一证券和厦门国贸集团设立的统一兴业基金管理公司,也在筹建申报阶段,这是大陆与台湾合资成立的第二家基金管理公司。
大陆与台湾合资成立基金管理公司也代表着两岸从三通到实质性的金融合作的跨越,两岸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对于双方金融资本市场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为将来两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基础。而台湾金管局也将出台人民币业务,以便于大陆台商利用人民币结算,两岸的经济一体化正日益深入。
蛋糕没有做大,分蛋糕的却增多了。
统计显示,上半年公募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缩水1600亿元,一季度和二季度均出现净赎回。整体规模不增反降,并不影响排队等待审批的新基金管理公司的热情。
7月1日,首家大陆与台资机构合资成立的方正富邦基金正式获批,这也是境内第66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已有三家新基金公司获准成立。在此之前,富安达基金和财通基金分别于4月和5月获批成立。
遗憾的是,今年的发行市场很不给力。苦于渠道紧张,今年上半年,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创出仅次于2008年下半年的低点。老基金公司都发行困难的情况下,对于方正富邦这样的新基金公司来说,如何杀出重围,亦是个问题。
弱市开张
2010年9月12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正式生效,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由此成为首家获批的大陆与台湾合资的基金管理公司。资料显示,方正富邦基金公司股东为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台湾富邦证券投资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出资66.7%和33.3%,公司注册地为北京市,注册资本人民币2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公司的股东实力都挺强。其大股东方正证券于今年5月30日IPO过会,成为A股第17只上市券商股。公开信息显示,在2008-2010年期间,方正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13.85亿元和12.48亿元。并且截至2010年底,其净资产为85.39亿元。方正富邦基金的获批成立,对于其金融版图无疑有较大意义。
而其二股东富邦证券公司,属于台湾富邦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富邦金控是台湾资产规模第二大的上市金融控股公司。截至2011年5月底,富邦投信管理资产规模达1430亿新台币,约为323亿元人民币。“富邦金融是台湾金融业中,比较早进军大陆市场进行投资的。”
据悉,现任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瑞信方正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雷杰将成为方正富邦基金的拟任董事长;而该公司的拟任总经理宋宜农,则曾经是景顺长城基金的副总经理。
此前,方正富邦基金在公开招聘分管市场营销的副总经理人选,以及投研、市场与营销、运营与信息技术、合规与风险管理等各方面的人员。“目前公司核心骨干都已到位,预计今年的初步架构人员达49人。”方正富邦基金市场总监李琛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新基金公司正在申请工商注册,争取在七八月取得工商营业执照。随后,其第一只基金也会尽快上报,将会是偏股型基金。”
除了方正富邦基金外,截至目前,已有纽银梅隆西部、浙商、平安大华、富安达4家基金公司先后成立。而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透露,长安基金、安信基金、国金通用基金等年内也将陆续拿到“准生证”。除此之外,排队等待设立的基金公司名单依旧在继续加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有几家正在筹备期的准基金公司,其中多出自券商背景。据公开信息,正在筹建的基金公司有—国金通用、安信、德邦、英大、盛世基金等,其券商股东分别为国金证券、安信证券、德邦证券、英大证券和国盛证券。而截至目前,券商系基金公司数量已达45家。
创新谋变
对于刚刚成立或即将成立的新基金公司来说,今年的发行市场无疑是个噩耗。
因银行渠道紧张,新基金首募规模“每况愈下”,甚至出现基金发行首日颗粒无收的现象。连向来强势的银行系基金公司,也在销售新基金时面临延长募集期的尴尬。比如,此前已有招商基金等宣布延长旗下基金募集期。
在民生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总经理马永谙看来,新基金面临的最大考验是,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突破生存线。
目前基金公司的“生存线”基本在100亿元左右,即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需在100亿元以上,才有望实现盈利。根据WIND数据统计,目前管理规模最小的三家基金公司是纽银梅隆西部、金元比联、民生加银基金,其管理规模分别为8.02亿元、10.66亿元、32.36亿元。
事实也证明,新基金公司发展亦是困难重重。民生基金旗下成立满一年的基金67%进入各类基金后1/3。 旗下共有5只基金,均排在同类基金后列。其中,民生加银精选亏损超过18%,排在238只同类基金倒数第三位。
去年成立的两家基金公司,纽银梅隆基金和浙商基金,前者旗下基金纽银策略募得10.63亿元的规模,但很快面临较大的净赎回;后者浙商基金今年5月份成立的首只基金规模为12.71亿元。
“相比较前几年,目前市场竞争激烈,对于新公司来说,的确面临不小的挑战。”李琛也向时代周报记者坦言,“但相信只要新基金公司定位准确,还是有不少的机会的”。
马永谙认为,基金行业要想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一靠市场,二靠产品创新。这两方面未见突破,难以吸引到新投资者入场。
对此,纽银梅隆西部市场副总经理郁相雄深有体会。纽银梅隆西部基金近日将发行的旗下第二只基金—纽银新动向灵活配置混合基金。据郁相雄在7月12日的发布会上介绍,这也是国内首只根据iFlow(资金风向标)工具进行投资的基金。与以往基金多通过深入研究基本面进行投资不同,该基金将通过跟踪资金流向进行投资。
关于市场这块,据郁相雄介绍,除了传统的银行渠道外,纽银梅隆西部基金早开始寻求第三方销售机构的合作。而且,随着监管层开始放开外资行代理基金,纽银梅隆西部基金也做相关的接洽,此外,网上直销都有投入,相信销售市场会有一些变化。
另一家小基金公司金元比联离任总经理易强曾感叹,“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除非有很大的魄力和决心去进行大的投入,否则很难去和老基金公司抢占市场份额。”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