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小企业重临危境

2011年07月18日 18:18 来源:《董事会》

  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依然偏重有增无减,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收费项目达69个大类

  文/黄文夫

  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前两个月,我国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小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进一步压缩,其中不少开始面临生存危机。

  五座大山

  全国工商联最新调研结果表明,当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生产经营成本剧增。今年一季度,煤、油等动力燃料价格上涨9.2%,尤其是成品油价格受国外因素影响上涨17.8%,4月份无烟煤价格同比上涨10.5%。随着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中小企业用电紧张成为突出问题。同时,企业用工结构性矛盾导致劳动力成本急剧加大。2010年有30个省区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2011年又有12个省区市继续上调,幅度在20%—25%之间。此外,税费负担依然偏重,有增无减,目前向中小企业征收行政性收费的部门有18个,收费项目达69个大类。

  融资难题更加凸显。国有大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大企业贷款覆盖率为100%,中型企业为90%,小企业为20%。小型微型企业融资成本高,且很难参与直接融资。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缺少有别于大型企业的差异化服务,难以满足中小企业以“短、小、频、急”为主要特点的融资需求,个别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小型微型企业,也因其利率远高于银行基准利率,以及担保费用过高等原因,而处于“舍不得、用不起”的两难之中。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滞后,中小企业从其融资的成本也同样偏高。

  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继全国人大常委会2002年颁布《中小企业促进法》后,国务院2005年出台“非公经济36条”,2009年出台“中小企业29条”,2010年又出台“民间投资36条”。尽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框架已基本形成,但是有利的政策措施落实难度依然较大,“重大轻小”观念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政府部门偏爱大企业大项目,政策制定和执行、要素资源配置等通常以大企业为参照物,而忽视小微企业的特殊需求;在政府采购、招投标时,不是依据技术标准来选择产品,而是简单地比规模、比注册资本金、比业绩、比销售;在处理经济纠纷中,中小企业普遍处于相对弱势。

  企业素质普遍较低。传统制造业的小型微型企业大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只能完成简单的初级加工,缺乏可持续的发展能力。相当一部分小型微型企业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低、能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中一些“用能大户”的能源利用效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以上。一些中小企业存在经营管理不规范、质量诚信意识淡薄等问题。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包括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商业化的市场中介组织专业服务不到位,以及公益性的商会协会组织作用发挥不充分等。

  消除歧视破解发展难题

  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实现科学发展和战略转型乃当务之急。全社会应积极寻求促转型与保就业、保增长的一致性和均衡性,努力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从国家战略层面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深入研究并遵循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成长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推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29条”和鼓励引导民间投资“36条”的贯彻落实。尽快出台“民间投资36条”即“新36条”实施细则,尤其是涉及电信、电力、石油、铁路、军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配套细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抓紧制定《加强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意见》等配套政策文件。解决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真正做到“雷声不小”,雨点也不小甚至更大,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策法规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尽快修改《中小企业促进法》,明确扶持小型微型企业的制度体系;修改《私营企业条例》、《个体工商户暂行条例》,放宽私营企业经营范围以及企业组织形式限制,明确个体工商户的企业属性,允许个人经营的变更登记为独资企业,家庭经营的变更登记为合伙企业。以扩大就业为导向调整中小企业财税金融政策,进一步突出扩大就业的取向,鼓励新建企业、稳定就业、增加岗位。以鼓励创新为导向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各类面向中小企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和教育培训体系,收集、传递中小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培训专业人才。

  创造有利于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加快金融、财税制度和垄断领域的改革攻坚步伐,彻底消除所有制歧视;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要素制约,在融资贷款、资源能源、市场准入、人才引进、知识产权、地电水气、社会保障、劳动用工等方面给予中小企业更加透明和公平的政策保障,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扫除障碍。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科技风险补偿基金,加大技改资金投入力度,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通过加快培育高科技产业孵化基地、建立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对接平台、有序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方式,有效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能源的开发应用,使更多中小企业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中小企业产业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一批在上下游与中小企业相配套、辐射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进一步延长和整合产业链条。

  提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以适应新的严峻挑战。一是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不断提高经营管理者素质,增强科学决策水平和市场应变能力。三是切实加强吸引和使用人才工作,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四是着力构建内涵丰富、特色突出、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努力使之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确划分政府与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的功能,强化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将行业监管等职能尽快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加快行业内统计监测、标准制定、职称评定等政府职能的有序转移,积极培育中国特色商会组织,大力发展服务小型微型企业的各类商会,形成层次合理、分工明确的商会组织体系。加快商会立法步伐,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有序竞争。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高级研究员)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董事会》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