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陕西高陵:把开发区建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

2011年07月19日 08:51 来源:经济日报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县姬家管委会泾吴村地处泾河工业园区。自2008年以来,高陵县抓住开发区这个统筹城乡发展的载体,巧借泾河工业园区发展,探索出了一条用发展推进城乡统筹,用城乡统筹促进民生的新路子,“既破除了工业发展瓶颈,又加速城乡一体化步伐,提升城市业态,增添发展空间,真正让农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高陵县委副书记范九利说。

  2008年,在高陵县统筹城乡发展刚刚起步时,县委、县政府认为,编制统筹城乡规划必须体现前瞻性、民主性和权威性,要做到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

  这一思路引领了高陵县近三年的城乡发展实践,他们编制了《高陵县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规划》及6个专项规划,将广大农村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发展等各项规划范畴,形成城乡统筹、相互衔接、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实现了规划从“分散”到“统一”的变化。

  一个个规划,使高陵向城乡统筹纵深推进,让农民与开发区同步发展。7月7日,记者走进高陵县药惠管委会药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远远地看到“长庆油田蔬菜示范基地”几个大字。随行的高陵县城乡统筹办公室副主任闵小平告诉记者:“高陵县通过建立农业示范园,推动设施农业发展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仅药惠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就与香江国际、长庆油田、中钢集团、明珠集团等10多家企业签订了建立蔬菜基地的协议。”

  到去年底,高陵县苗木花卉以及露地蔬菜面积达到7万多亩。西旅绿色食品加工基地、火箭面粉厂、德鑫农贸市场、康达尔饲料等一批龙头企业正在带动当地农产品加快转化。“每年我们企业在高陵县采购蔬菜100吨、肉类1500吨、面粉1500吨,吸纳了农村劳动力500余人。”西安饮食联合食品公司经理王一萌说。

  加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反哺农业”的发展。据统计,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06元,同比增长23.9%,2010年全县农村居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为212457人,参保率达99.54%。

  在姬家杨官寨村,记者看到,这里超市、餐饮、服装等店铺林立。“我们村主要是为长庆油田、陕西汽车集团、中钢集团西安重机等企业员工提供购物、休闲、居住等服务。”杨官寨村村委会主任高分粮说:“陕西汽车集团每年生产7万辆车,每年就有数万名司机在我们村居住,带动了村里的生活消费。”

  在泾河工业园南区,泾渭镇米家崖村依托毗邻园区的区位优势,率先建起了大型综合集贸市场,组织引导全村具有经济实力的93户群众发展以商贸、餐饮经营为主的服务业。“村集体年创收高达200多万元。”泾渭镇党委书记黄宏坤告诉记者。

  2008年启动城乡统筹试点以来,高陵县对农民的生产生活进行了系统安置。在地处泾河工业园南区的米家崖村,村民陈小宁告诉记者:“我们家5口人,现在可享受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两个老人每月还能各领150元养老金。”

  泾河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等的均衡发展,市政道路、给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园区群众家中通了自来水,用上了天然气。

  如今,泾河工业园区是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高陵县共建的开发区板块。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郭凤鹏说:“3年来,以陕西汽车集团技校为依托,已对大约3000名村民进行了免费的煅焊、物业、绿化等技术培训,其中80%以上的人员已在陕西汽车集团、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泾渭体育运动中心等企业就业。”

  正在建设的姬家新社区,规划建设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医院等设施。将要在这里生活的毗沙村农民刘新民说:“生活在这样的新社区里,我们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泾河工业园区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将主要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产业布局的合理化,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3月,西安市委副书记董军在调研高陵统筹城乡发展后认为,开发区与辖区农村是互缺互补、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要按照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原理,对开发区内的城乡资源进行统筹开发利用,优化配置、创新机制、让利于民,努力使农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实惠。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