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人均收入增长慢于上海 专家:此趋势或延续

2011年07月19日 13:18 来源:中国经济网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今天发布的2011年《社会建设蓝皮书》指出,北京、上两地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扩大,和上海相比北京人均收入的增长慢于上海。

  蓝皮书指出,一直以来北京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略低于上海,在“十一五”期间这个差距有所扩大。从收入水平看,2005年北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53元,比上海居民的收入少992元。2009年北京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6738元,和上海的28838元相比,人均收入相差2100元,差距明显扩大。

  从收入来源的结构看,在北京、上海两地的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收入都占了主要部分,其次是转移性收入。五年来,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慢于上海。从各类收入增长的情况来看,北京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额低于上海,两地增长额相差531元。工资性收入增长变慢,这是北京收入增长慢于上海的原因所在。除此之外,与上海相比,北京人均支出水平增长变慢。

  北京和上海相比,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原因何在?京沪两地居民收入结构为何差异明显?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孙久文对此话题发表了评论。

  北京的工资收入确实在“十一五”期间略微慢

  主持人:从社科院最新发布的《社会建设蓝皮书》来看,北京人工资性收入的增长变慢是造成北京收入增长慢于上海的原因。造成北京工资性收入增长变慢的原因是什么的呢?

  孙久文:我认为这次社科院的蓝皮书中提到的具体数据都是可信的。北京人均年收入比上海相差2100元,其中工资收入在这2100元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但这并不能表明人均收入的差距就是由于工资收入差距所造成的。在2100元这一人均收入差额种,工资性收入大约占1/4左右,还不能成为最主要的差距部分。

  主持人:您是不是认为并不能从这个数据中得出北京工资收入增长变慢这样的结论吗?

  孙久文:相比于上海,北京的工资收入确实在“十一五”期间略微慢了,主要原因是北京的公务员工资和一些事业单位的工资增长比上海要慢,这是一个事实。除了工资收入以外,我觉得其他的收入情况并不像报告上所讲的那样,例如北京转移性收入比上海要快,经营性收入也比上海要快,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北京和上海人均年收入的差距。

  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主持人:蓝皮书中提到的转移性收入是一个怎样的概念?我们该怎么来理解转移性收入呢?做一个解释好吗?

  孙久文: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在财政上的一些转移支付。比如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以补助的形式转移到居民手上,这样居民就获得了一些转移性收入。还有例如一些针对低收入人群的补偿,逢年过节的补助等,这些都是由政府财政所支出的。

  主持人:您觉得造成北京和上海的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的原因具体是什么?

  孙久文: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还有经营性收入。就拿转移性收入为例,“十一五”期间,在上海政府的支出结构中,明显增加了一些民生上的支出。这些年上海在这些方面支出的增长比其他省市区都要快,而在像投资这方面的增长却没有其他一些省份的增长快。由于政府支出结构的变化,更加注重民生了,所以无论是转移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还是其他的收入,上海都有很快的增长。我觉得跟这个有一定的关系。

  收入预期导致支出增长缓慢

  主持人:除了收入增长变慢,蓝皮书也提到北京人均支出水平的增长也变慢了。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收入增长变慢给北京居民的消费水平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孙久文:这是当然的。收入变少是个很重要的原因,如果大家对于未来收入的预期也不看好的话,自然就不敢往外花了。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北京最近几年对某些消费的抑制比较大,比如对于买房、买车这样的主要支出。像买车摇号、抽签这种做法就是抑制消费,如果不摇号,这方面的支出就会多很多。所以这样的一些政策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主持人:您觉得收入增长变慢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消费水平呢?

  孙久文:我觉得增长变慢的影响至少占一半左右。因为收入增长变慢了,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就降低了,预期不好就会使人们在消费时更加精打细算。

  主持人:您觉得北京和上海的人均收入差距扩大,是一种暂时现象?还是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趋势呢?

  孙久文:关键要看两地的一些政策变化。一般来讲,区域政策的执行肯定要延续一段时间,不会说今年的政策明年就变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认为收入差距的扩大还可能延续下去。但现在北京市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各方面的政府支出能更加向民生倾斜的话,北京也有可能赶上上海。

  (责任编辑:符仲明)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