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钱塘江三桥缺什么

2011年07月21日 00:00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作者: ■本报评论员高初建

  7月15日凌晨,浙江杭州市钱江三桥南引桥发生桥面塌陷事故,造成一辆重型货车坠落。

  钱塘江上一共有10座大桥,按建成时间顺序分别命名为“钱塘江大桥”、“钱塘江二桥”以及“三桥”、“四桥”等等。这其中,钱塘江大桥是由著名桥梁工程师茅以升设计,并主持施工,是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式公路、铁路两用特大桥。该桥于1935年4月动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该桥的建设打破了外国人认为钱塘江上不可能建桥的预言,为中国人民长了志气。直到现在,茅以升先生设计建造的钱塘江大桥仍在使用,而且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钱塘江大桥相比,钱塘江三桥1997年1月28日通车。当时,媒体报道曾称该桥是“浙江省首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斜拉索桥梁”,称“钱塘江三桥的设计与施工创造了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多项之最”。但是,同样有公开资料显示,2005年10月,杭州市投入6800万元,对钱塘江三桥作了为期一年的半封闭大修和景观再造。经过一年的主桥桥面改造、桥梁损害修补、结构补强及景观改造后,该桥于2006年10月全面恢复双向通行。然后,又过了不到5年,桥塌了。

  我猜测,钱塘江三桥的设计与施工者肯定都知道茅以升先生,说不定还在茅先生的铜像前搞过什么“誓师”之类的活动。然而,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尽管曾经历两次炸毁、修复,至今仍屹立于江上,经受着钱塘大潮的洗礼;而1997年建成的钱塘江三桥,仅仅过去10余年时间,竟然事故频发,险象丛生。这其中,差别究竟在哪里呢?

  首先可以确定,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等方面,今天的造桥者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绝不会输给前辈。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们的干劲和奉献精神,当然也毋庸置疑。至于说到建筑材料,如果没人刻意地以次充好、偷工减料,那么20世纪90年代的水泥钢筋怎么也比30年代的产品质量可靠。所以说,钱塘江三桥的问题应该另有原因。比如,我们知道现代桥梁建造除设计、施工之外,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工程质量的验收,桥梁通车后的使用管理,使用中发现桥面桥体出现损伤后的处理等等方面,是确保桥梁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内容。当年,诸如监管、验收这一套工作是茅以升亲自做的,可以想象他会多么认真负责。而钱塘江三桥的设计与施工,监管与验收以及此后的使用与维护,是由多个部门牵头。在这些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不同的利益与责任之间,究竟会发生什么,谁能说得清?何况,曾经任钱塘江三桥工程负责人的浙江省交通厅原厅长赵詹奇以及杭州市分管城建的原副市长叶德范先后涉腐落马,他们给大桥留下的隐患,想想都害怕。

  当初茅以升建好钱塘江大桥后,因日本人入侵中国,不得不亲手将大桥炸毁。当时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一句。此诗句中,“五行缺火真来火”之句,说的是“钱塘江大桥”包括“金木水土”,唯独缺“火”,偏偏日本人带来战火。但他坚信有一天会把炸坏的桥重新修好,其视事业如生命的拳拳之心令人敬仰。如果套用茅老的诗句,问一问钱塘江三桥缺什么该怎么回答?缺的是良心吧?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