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三季度工业去库存 中国经济硬着陆风险再次上升

2011年07月23日 11:46 来源:中国经营报

  陈伟

  增长中的隐忧在逐步放大。中国工业生产在6月跳升近两个百分点后,再也无法掩盖下行的趋势。有投资者担忧,随着第三季度“去库存运动”的到来,在宏观调控难以放松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硬着陆风险再次上升。

  淘汰落后产能

  7月19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研究部署相关工作。

  该会议提出从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要求务必取得预期措施,第一条就是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并明确提出,工业节能要注重以先进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这一举措令人联想到2010年下半年限电限产、淘汰落后产能的“非常时刻”。当时,为完成“十一五”单位能耗指标,各地全力进行工业调控,通过电力供应直接调控工业生产。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一般来说,对于第一年节能减排的任务,各地方并不是很迫切,但是如果今年夏天用电紧张,各地也有可能通过拉闸限电来对工业限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表示。

  日前,工信部、发改委、监察部等九部委已成立联合检查组,对10个省(区)的23个拟建电解铝项目的停止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

  在此前的4月20日,工信部发布了紧急遏制电解铝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通知,要求全国拟建的23个电解铝项目全部停止,同时不再审批任何扩大产能的新建项目,并取消各地对拟建电解铝项目自行出台的优惠政策。据了解,这23个拟建项目涉及新增产能774万吨,总投资770亿元。

  工信部数据显示,到2010年底,全国电解铝产能已达2300万吨,实际产量1560万吨,产能超过实际产量达到740万吨。如果拟建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到“十二五”末期,全国产能将超过3000万吨。而这种产能过剩的现象在钢铁、水泥等产业都较为明显。

  7月11日,工信部公布的淘汰落后产能的最新目标显示,今年的任务比去年以及年初提出的高出不少,其中11个重点行业中有10个行业的淘汰产能占比都在2.5%以上,可以说淘汰落后产能的压力有增无减。

  一家国有铝业公司的中层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目前确实用存在电紧张的情况,为了调整产能结构,公司已经暂时关掉了几个相对落后的项目,但不排除以后重新生产。

  “限产淘汰落后产能是宏观调控的一记重拳,也是调控的最后一招。从供应和生产一端直接调控重化工项目,可以直接抑制需求,降低用电量,抑制通胀,调控的效果会非常明显。”一位官方经济学家对本报记者表示。

  导致调控升级的导火索是6月份突然上升的工业增加值。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1%,这较5月份的增速跳升近两个百分点,为历史上罕见。与此同时,用电量也快速上升。从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数据可以看出,发电量、主要金属、非金属等中间材料行业生产并不低迷,产能利用率大多处于高位。

  分析师表示,6月工业增加值突升有多个因素,如去年低基数原因以及日本地震所造成的对中国日系车厂生产的负面冲击逐渐消退。然而,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认为,企业会赶在产能被淘汰之前提前加速生产备货,以获取未来的利润。

  去库存化来临

  在中国的历次调控中,首先是货币政策收缩,通过存款准备金率、加息、信贷管制及调节汇率来收缩需求。然后是财政政策的使用,如调整出口退税率等。此时,如果经济仍然处于紧绷状态,煤电油运紧张,通胀高企,政府将启动产业政策,包括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形式的产业政策,如环评政策,还有直接行政审批和调控,以此抑制投资。上述做法将推动一轮企业的“去库存运动”,拉低下半年工业和经济增速。

  在严厉的工业调控和限电措施下,工业企业从2010年夏天开始了一轮去库存周期。从2010年6月起,工业增加值增速突然出现了一个深幅调整,从当年5月的16.5%大幅放缓为13.7%,并在随后的3个月中,持续低位运行。

  而在2011年,“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目标即将完成之时,限电措施开始松动。经历了半年多的“去库存”过程之后,中国的制造业逐步展开“库存重建”的过程。与此同时,在需求和成本推动下,CPI指数一路上行,强势突破5%、6%的大关。

  2011年4月PMI环比出现了下降,这是自2006年来的首次下降。当时市场预测,去库存、新订单的下降、采购量的下降,传导至生产的下降和经济的回落,4月份成为企业新一轮去库存的初期。

  然而,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品总库存同比维持在22.62%的高位,6月PMI产成品库存环比仍有上升,从产业链角度来看,上半年下游工业制品的库存同比一直维持在高位,未得到需求端消化,受此影响,第二季度中上游的库存实际增长较快。

  潘向东表示,虽然今年第二季度需求减少,经济进入建库存阶段,但总体而言,厂商生产备货的积极性仍然较高,增加值多以库存的形式储存起来。

  但是进入下半年,随着库存增加和需求回落,一场“去库存运动”将开展。从PMI分项指标来看,6月份原材料产品库存增速提高较快,中间品库存压力也越来越大,而下游生产制成品行业的产成品库存环比已经出现明显减少,库存压力已从下游传导至中上游。

  房地产成为去库存的主力,将直接拉低工业和经济增速。数据显示,地产类可比上市公司的库存资产比为60.7%,比2010年末高了2%;非地产类可比企业的库存资产比为13.97%,比2010年末高了0.6%,与2008年第一季度末的13.98%持平。

  “今年上半年之所以工业增速还可以,原因之一是房地产库存出得较慢,地产商观望,与购房人进行博弈。上半年二三线城市成交火爆,价格仍在上行,这也部分抵消了调控的效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张其仔对本报记者表示。

  “如果按照目前的货币紧缩政策以及二三线城市的限购措施推出,房地产的拐点迟早要到来,那个时候,面对跌价,房地产商会不得不出掉手上的存货,这将直接拉低经济增速度1~2个百分点。”张其仔说。

  另一去库存的主力是汽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6月份的数据显示,汽车产销量连续3个月环比下滑,经销商库存时间从2月的41天增加到6月的55天,产生库存80余万辆,资金压力不断加大。

  汽车销售与去年相比呈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反差。“去年现车紧俏,购车需要定金,还需等几周时间。今年上半年差多了,根据经验,下半年我们会降价冲量,以完成今年的任务。”一位上海通用的4S店经理对本报记者说。

  转型升级

  尽管去库存将在第三季度上演,中国工业和经济硬着陆风险加大,但是决策层似乎并不担心硬着陆。

  近期有媒体报道上半年由于货币紧缩,广东等地区出现中小企业“扎堆”倒闭的现象。不过,在7月21日工信部举行的上半年工业通信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表示,已直接向广东省中小企业局进行了解,现在没有中小企倒闭如潮的情况。

  “目前的情况确实非常复杂,尽管中期的经济下行趋势开始显现,但是从短期来看,首要任务还是通胀问题,必须通过一切手段把它打下去,而付出代价是在所难免的。”有经济学家表示。

  之前,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鼓励发展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目前部里的重点工作是转型升级,结构调整,我们正在制订几个国家层面的规划,同时还有40多个部级规划,不久将要公布。”一位接近工信部的人士说。

  “现在的政策重心是转型升级,因此,作为工业中的两大主力,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调控政策不会有多少变化。对于房地产调控而言,政府将会进一步扩大限购城市,而对于之前外界呼吁的汽车购买政策的放松,决策层并不会轻易启动。”上述人士说。

  对于支持发展中小企业,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表示,政策将更多向微型企业倾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环境,二是制定一些普惠性的政策,三是加强公共服务。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