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双汇董事长万隆再次“接见”媒体 “千亿销售目标不会改变”

2011年07月25日 01:21 来源:北京晨报

  晨报讯(记者 陈琼)在“瘦肉精”事件的4个多月后,双汇启动了第二波“危机公关”。刚刚过去的周末,双汇集团70岁的董事长万隆再次面对全国媒体,通报各项补救措施,“双汇在今年上半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风险,但依然对下半年的经营充满信心,5年后实现1000亿元的年销售目标不会改变。”

  7月22日晚双汇发布公告,将对3000多吨、价值6200万元的济源工厂生产的肉制品进行深埋。双汇集团副总刘金涛对记者表示,进行深埋的3768吨并不是有问题的肉,而是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才对济源双汇生产的这批产品进行深埋。

  不过,消费者信心的恢复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7月23日,“瘦肉精”事件发生的4个多月后,万隆第二次公开回应媒体疑问,强调双汇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的各项补救措施。

  “我们已经将食品安全列入不可预料的风险范围内,成本再高也得做”。在万隆看来,“瘦肉精”问题的爆发是因为企业管理不力,除了严厉打击私售“瘦肉精”的不法商贩外,更应该从生产各环节进行把关。

  万隆昨天透露,“瘦肉精”事件发生后,双汇加大生猪监测力度,生猪的“瘦肉精”监测环节也由以前的抽检改为在线头头检验。“每头猪的检测费用比以前多15元。”万隆表示,这也意味着双汇一年检测费用多出了2亿至3亿元。不过双汇并不打算把这些多出来的检测费用转嫁给消费者,“这些成本我们自己能消化”。

  另一个举措是强化产业链源头的控制,具体举措是大力进军生猪养殖业。万隆表示,将围绕工厂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养殖基地,并配套建设年产20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以此来保证对上游生猪资源的安全控制,“屠宰厂建到哪里,养殖场就跟到哪里”。

  大力发展养殖业,除了安全角度的把控外,更大程度上是因为利益的驱动。生猪价格的飞涨让双汇等肉制品企业在今年遭遇了成本迅猛上涨,“今年一头猪至少涨500元,一年下来就是几亿元。”万隆表示,双汇进军上游养殖业正是看中了生猪养殖业今后的发展前景。

  不过短期来看,生猪收购仍是双汇原料的主要来源。万隆表示,双汇目前正跟日本合资进行生猪养殖,但对肉制品加工起家的双汇而言,发展规模化的养殖业是一个长远的过程,“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