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3D产业布局仍待详细规划

2011年07月26日 01: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许晓青 周蕊 上海报道

  以3D技术为支撑的外来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受到欢迎,也引发了相关产业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3D影视产业发展之路的关注和思考。业内人士分析,随着3D影视技术日臻成熟和3D消费市场需求的增长,本土3D产业链将日趋完整,在“十二五”期间,电影领域或将率先形成突破口,进而波及电视领域。

  “3D概念”备受推崇终端消费市场勃兴

  自2010年《阿凡达》在全球热映后,3D概念影视消费产品勃兴,城市消费市场也得到了同步发展。经过1年多的市场培育,3D消费从电影延伸至家庭电视终端,逐渐进入普通家庭。

  影视专业咨询公司艺恩机构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国内动画电影票房已达9亿多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实现了成倍增长。其中今年有6亿多元票房是由3D版《功夫熊猫2》创造的。而2010年的1亿多元主要产品是国产动画《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

  与此同时,3D概念从电影到电视的快速波及,超过了业内人士预期。由于终端技术相对成熟,今年上半年,国内家电市场绝大部分电视机品牌均推出了3D电视机。

  国产彩电企业纷纷看好3D电视市场。自2010年8月业内提出“3D普及”后,海信至今已推出15款3D产品,占其目前主销产品线的四成多。创维、康佳、长虹、TCL、海尔等国产巨头也陆续推出了各自的主打3D产品抢占市场,其中长虹首先推出了37寸小屏不闪式3D电视。

  目前市面上出售的3D电视机都采用了眼镜式3D技术,分“偏光式”和“主动快门式”两种。

  苏宁电器上海总部的销售数据显示,2010年3D电视机在一线城市迅速打开市场局面,其占电视机销售总量的比重从去年“五一”期间的3%,增长到国庆期间的15%,到2011年上半年,已突破20%。目前,国内3D电视机价格普遍在1万至2万元人民币,一般较同尺寸2D电视机贵30%左右,但有意购买的消费者较多,使终端消费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上游业态发展较慢产业链循环尚未闭合

  今年上半年,美国3D动画片《功夫熊猫2》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票房一枝独秀,令不少国内动画业者再次看到了3D市场的潜力,但立即涉足该领域仍显得准备不足。

  与电影相比,电视领域的问题则更为明显。由于目前我国的电视播放均未采用3D信号,市场上的3D影片片源少、价格贵等情况,使购买了3D电视终端的消费者对3D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未得到完全满足。

  从长远看,产业链上游以内容为主的业态发展较慢,将成为制约我国3D产业链良性循环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3D内容产品极少。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市场上,3D影片的数量不到普通2D影片的一成,而价格高出2D影片许多。相当一部分国产3D作品仍停留在“红蓝偏光技术”的初级阶段,与“功夫熊猫”距离甚远。

  奥图码品牌行销部经理赵杨洁分析,国内3D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是片源。目前提供特殊3D片源的公司很少,内容也比较单一,长此以往就只能有赖于进口。

  其二,3D摄录设备主要依赖进口。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国际影视设备市场上,3D摄录设备仍是美国和日本厂商的拳头“专利”。日本松下公司展出了最新研制的3D摄像机、3D数字音频切换台、3D液晶监视器等3D产业链不同环节的设备,并演示了通过3D采集系统进行现场直播的活动。

  据了解,索尼等日本知名公司也以研发推出3D摄像机、监视器等上游产品为目标占领中国市场。上海广播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分析,从目前看,相关摄录设备的核心技术与使用,仍需要进口,在国内3D内容制作成本上形成瓶颈,因此在3D内容的生产上易受制于美国和日本。

  电影有望率先形成突破口产业政策仍待详细布局

  来自上海广播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的分析研究报告认为,3D技术之所以率先应用于电影院,一方面是由于采用拷贝或电影文件播放回避了信号传输的困难,另一方面高清晰的大屏显示、逼真的现场环绕声效果的高端定位也促使了立体影像率先在影院的商业应用。从欧美市场经验和基本理论上看,3D技术有望沿着“影院电影——家庭投影--电视播放”的路径逐步发展。

  在今年举行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专家分析:中国电影较电视更易形成本土3D产业突破口。

  从本土电影领域已公布的生产和院线排定看,今年7月和明年1月将形成两波国产3D影片的市场机遇。一是今年7月,在海外大片的“夹击”下,本月国产全3D动画《兔侠传奇》上映首周,票房突破1000万元人民币。尽管不少影迷质疑“兔侠”创新不足,但出品方坚持,只要有足够的院线放映资源,中国本土3D一样可以扬眉吐气。

  明年1月,由中美联合制作的3D《大闹天宫》将首映,从前期片花效果看,其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版动画的风格,又加入了欧美领先的3D特效,也是激励本土3D产业发展的一次机遇。

  而3D电视节目的发展,则还需突破内容制作、信号传输、实时转播等困难。

  今年早些时候,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曾披露,“十二五”期间全国将具备制作播出100个高清晰度频道、10个3D电视频道的能力。专家建议,对于“十二五”期间我国3D电影和电视产业的布局,仍需进行详细规划。

  上海市数字内容产业促进中心3D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黄宏分析,发展中国本土3D内容产业不仅需要信心和耐心,更需要互动,即是人才、资源的输入和文化、产品的输出。“除了引进海外专家,资源的投入也很重要。比如,韩国政府投资了400万美元进行国家级3D影像工程,而这样大手笔的资源在我们国家目前还很难有机会做到。”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