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27日 06:04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卢先兵
中国银行业再融资风波再起。继民生银行之后,投资者又向招商银行(600036,03968)350亿元A+H配股融资方案发难。
7月26日下午,招行股东、陕西某阳光私募公司董事长崔军与招行董秘兰奇进行电话沟通,建议以市价向巴菲特增发22.93亿H股,一次性足额融资,崔军已向巴菲特发出两千字篇幅的邀约邮件。为照顾境内外原股东利益,招行也可采取“可转债+增发”并举模式。
“有许多股东和投资者与我们联系,对招行再融资方案提出反对意见。投资者可授权给我们投票,让招行修改融资方式,通过H股增发给巴菲特是可行的。”崔军对记者表示。近日,他发出一份《致招商银行董事长傅玉宁及全体招商银行股东的一封公开信》,拉拢同盟者。
7月26日,兰奇对记者表示:“民生银行增发受市场质疑‘利益输送’之后,我们不敢采取这种方式,许多机构大股东也明确反对。是否会修改融资方案,现在不能确定。”如果原有方案不变,本次融资将在5-8个月内完成。
十天前,再融资信息释放后,对招行股价造成较大冲击。在连续6个交易日阴线之后,7月26日,招行A股以“十字星”报收于12.35元,处于年度最低价位。H股稍好,收盘价18.88港元,涨1.29%。
融资时间紧迫
兰奇如此向记者释疑融资方案选择之难:“为达到监管要求,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希望完成融资,时间比较紧迫。”
他听完崔军的建议后,表示将向董事长和董事会提交他的方案,沟通之后再予答复,但也坦陈融资的迫切性和兼顾股东利益的公平性。
以崔军为代表的投资者对招行两地配股的不满主要集中于两点。
“一是每股收益会被摊薄,不愿参与配股的投资者会遭受损失。二是原股东没有现金参与配股的,只有卖出现有股票进行配股,容易打压招商银行的股票价格,使所有股东利益受到伤害。”崔军说。同时,近期一些外国对冲基金恶意做空中国股票寻求套利机会,招商银行股东利益更容易受损。
相比之下,崔军认为,选择对巴菲特等投资者定向增发有利于提升每股净资产,这对原有股东有利。截至2011年7月21日,招行A股报收12.63元,动态市盈率7.1倍,H股报收18.46港币(18.42×0.8283=15.26元人民币),动态市盈率8.57倍。崔军提出,可将配股方案修改为增发方案,招行H股以市价向巴菲特增发配售22.93亿股,22.93×15.26=350亿人民币。由于H股比A股高20.6%,招行发22.93亿H股也能融到350亿元。
“如果部分股东反对,也可只向巴菲特增发一部分,比如200-250亿元,另外在A股和H股市场分别发行50亿元的可转债。”崔军说。
近几天来,崔军及其同事已陆续收到部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电话或函件,反对招行配股融资。崔军所掌控的私募公司旗下拥有5只基金,其中“陕国投·创赢1号”信托产品是招行的机构持有者,但他不愿透露具体持有股份数额。“创赢3号很快就要发行,我们会增持一部分招行股票。”
方案选择背后
根据此前招行再融资路演的反馈,大部分H股股东都反对增发,希望参与配股,按照同股同权原则,A股市场也需配股,融资方案由此而来。
“给少数的投资者定向增发,价格不好定,定低了,存在利益输送的嫌疑,之前民生银行就受到市场质疑;定高了,谁买?还不如在二级市场上直接买。”兰奇直言,如果选择增发,风险较大,在融资时间和融资额等程序上可能有问题,年底前无法完成募资。
按照相关规定,银行再融资需取得股东大会的授权,如果是内地和香港两地上市公司,还需要召开类别股份大会,必须三分之二的股份同意,融资方案方能成行,假设条件较多。
对于引进巴菲特等国外投资者,招行一直持谨慎态度。“招行是招商局控股的公众公司,政府财政不持有股票,公司治理结构良好,大股东也没有干扰招行经营,不需像其他公司一样引进战投。”兰奇表示,招行也从未接触过巴菲特。
对于可转债,招行管理层认为,发行可转债进度太慢,并且无法补充该行急需的核心资本。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招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91%和7.66%,核心资本明显低于新监管标准的最低要求。
一知名券商银行业分析师认为,银行一旦向股市伸手融资,必然会摊薄每股收益,市场有买压也有抛压,目前也无从得知缺钱的原有股东有多少,难以评估对市场的影响。以市价向巴菲特增发,对方是否愿意接受,结果难料。
另一券商分析师直言,不排除崔军是为了个人炒作。在他看来,招行再融资是监管标准提高的反应,未来如果《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修订版出台,进一步提高资本要求,350亿元的现有融资量并不够,因变数太大,具体资本缺口目前尚难估算。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