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限购不是长久计 “保障”才是硬道理

2011年07月28日 00:18 来源:经济视点报

  □刘 攀

  

   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研究部署继续加强调控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已实施住房限购措施的城市要继续严格执行相关政策,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与此同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开始调查分析部分二、三线城市和中小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原因,并据此草拟新一轮限购城市的名单。

  去年北京“限购令”发布后,限购潮迅速席卷全国大部分一线城市。回顾此轮限购潮,其效果虽然与人们期待的有一定落差,但总体来说对楼市的调控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限购之后,一线城市房价增速有所放缓,二、三线城市房价却在不断升温,甚有飙升之势。限购作为政府调控房价的一种手段,其出发点及落脚点在于稳定房地产市场,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用意甚好。但是,举国一盘棋,对一部分市场的限制,只会让资源流向其他市场,“只是在流动,却从未有消逝”。房地产开发商转向二、三线城市,炒房炒地者转向二、三线城市,大量资金涌入二、三线城市,这一切的结果就是二、三线城市房价迅速飙升。

  全国楼市犹如一个大气球,你挤压一边,只会让另一边更膨胀。一线城市的限购过后,投资需求转向二、三线城市,导致二、三线城市房价上涨。如果再对二、三线城市限购,那投资需求会不会再转向三、四线城市,引起三、四线城市房价过热?

  一轮一轮的限购何时才是终点,终点之后会是怎样一个结果?笔者认为限购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这不仅违背市场经济自由之精神,而且其最终之收益并非绝佳。

  现阶段来说,住房依然是稀缺资源,从经济学角度来看,稀缺资源必定会引起竞争,竞争的结果就是房价不断攀升,房价不断攀升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买不起房、住不起房。国家调控房市之目的在于稳定房市,让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所以提供给老百姓能买得起、住得起的房才是硬道理。

  从数据来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百分之九十多为商品房,而其他保障性住房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份额。比例严重失调,资源严重不均衡,不仅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罪魁祸首,更是扰乱经济,造成通胀的重要原因。

  笔者认为,对楼市的调控,限购商品房乃为下策,而为更多的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住房,将是更好的选择。只有保障性住房占据市场的主流,让更多的老百姓拥有买房的基础,住房资源才不会显得如此稀缺,房市的竞争才不会更为强烈,政府也就不调而控了。针对商品房与保障房的博弈,财经评论人叶檀有这样一个说法:“什么时候商品房在房地产市场的比重不足50%了,国家调控可能也就放开了。

  近年来,我国保障房建设目标不断提高,2011年大幅提高至1000万套。然而,建设保障房,一方面面临着资金、土地等问题。住建部测算今年开工1000万套住房需要投入资金1.3万~1.4万亿,中央安排1000亿,省级人民政府以及市县政府大概能够筹集4000亿,还有8000亿的巨大缺口需要通过社会投入和保障对象及其所在企业筹集才能获得,这个缺口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就是如何在大举建设保障性住房的同时稳定商品房市场,保证商品房市场增加税收、拉动经济的重要作用。

  政府作为调控主导者,不断改革思路,进一步探索房地产行业规律,优化调控政策,是当前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下定决心,改善民生,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让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住得好,也更是中国房市的重中之重。当前看来,保障性住房配建制度已有一定成效,债券融资建设保障房也对保障房融资困局起到了一定作用。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