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合格的消费者才能造就消费大国

2011年07月28日 08:04 来源:深圳商报

  昨天,本报刊发报道《深圳终于有人投诉“达芬奇”了》。消费者周先生打破沉寂,正式宣布投诉“达芬奇家具”,要求退还总额超过100万元的家具款。在赞同周先生捍卫自身权益的同时,我们也难免困惑:周先生自购买达芬奇产品起,就遇到了严重质量问题。但他还是在6年时间内继续购买,最终消费达到100多万元。周先生为何一而再购买“达芬奇”产品?他真的在乎自己的权益吗?这算得上是合格的消费者吗?

  合格的消费者应该是理性的。每个人花钱时,就算买不到性价比最好的东西,但也会尽量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周先生一心想买进口高档家具,通过消费“达芬奇”而获得阶层专属感,这种想法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周先生遇到的严重质量问题是真的,并且也深受困扰,却依然为了专属感而无视质量问题,就很难说是理性了。

  然而,切莫讥笑有钱人才会“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事实上,本末倒置的人相当普遍。都知道“便宜没好货”,但是很多消费者却“只买便宜的,不买对的”,根本不考虑价格与品质之间的对等关系,这同样是对自身权益的放弃。因“零团费”引起的消费纠纷屡禁不绝,就是因此类消费者的盲目追捧。

  为什么中国有这么多不合格的消费者?原因有三:其一,中国人刚刚富起来,尚未积累太多的消费经历,也没有从中树立起健康的消费理念,极为丰富而且更新换代频繁的商品市场,更使得他们难以做到精明消费,致使权益频遭损失。其二,中国人素来不爱兴讼,讲求息事宁人。本报昨日相关报道中,就有一位“达芬奇”消费者因无人出头维权而选择忍气吞声。其三,当消费者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时,又会遭遇维权门槛过高问题,比如,最有威力的集体诉讼制度至今仍未能得到推行。

  消费者不合格,只是让自己蒙受损失吗?远非如此。从经济学角度看,生产和流通的最终目的是消费,在整个社会生产链条上,消费者处于最终端。消费者的每一次消费,相当于投下一张“选票”,合格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奖优罚劣”,而不合格的消费者反而“助纣为虐”。可以说,有合格的消费者才有合格的生产、合格的企业、合格的产业,最终促成经济的良性发展、消费大国的建立。

  正是基于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充分认识,英国政府将消费者定位为“市场免费清道夫”,这个认识非常可贵。试想,市场中的企业浩如烟海,单靠政府监管必定挂一漏万,效率低且成本高。如果把同样浩如烟海的消费者发动起来,就有了可以抗衡的力量。因而,许多发达国家相当重视消费者教育。一些国家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此事,并把消费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之中。

  眼下,中国消费领域问题层出不穷,遍及吃穿住行等日常生活领域。除了依赖企业自律和政府监管,还需要发挥13亿消费者的力量。设想一下,如果有13亿合格的消费者,假洋鬼子“达芬奇”就蒙不倒我们了,暗设扣费软件的山寨机就难以流行,香港导游辱骂内地游客的事件就会大为减少,三鹿要么早就倒闭要么早就“从良”……消费中没有陷阱、顾客真正成为上帝,消费拉动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就不难实现。

  是时候了!消费者,请珍惜手中的“选票”;政府,请开始大力推广消费教育。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质量,一定能逼出注重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造就一个无可限量的消费大国!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