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对人民负责

2011年07月29日 03:29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在温州举办记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在这次记者会上,温总理谈到了列车的安全问题,谈到了事故真相要公开透明,谈到了对可能的腐败将毫不手软。总理表态,事故调查处理一定要对人民负责。

  “对人民负责”,看似极其寻常的五个汉字,却蕴藏着相当的深意。政府的权力乃人民所赋予,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天然之责任。当然,这句话,常常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很多政府官员,更多是只对上级负责,只对政商权贵负责,而不是对人民负责。

  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已近一周。在这过去的一周里,国内舆论的焦点,就在这起引发很大反响的事故之上。动车追尾事故备受重视,不只因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悲剧,也因为铁路部门主导的对事故的处理与善后,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事情的真相不清晰,过程不够公开透明,善后处理比较粗糙,加上铁路体制性的积弊一直为人所苛责,种种因素集中在一起,导致事态不断发酵。

  那么,就此次动车事故来说,政府该如何对人民负责呢?无疑,必须彻查事故的真相。这里的真相,直指当天的事故究竟是怎样发生,是天灾,还是信号系统出了问题,还是有更多的人祸因素,必须弄清楚。

  温总理在记者会上说,“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这个表态,道出了对人民负责的精髓。可以说,不如此,主事者无以面对长眠在地下的遇难旅客,也无以面对他们的亲人。

  延伸出来,高速列车的安全性,亦属需要弄明白的真相问题。比之高铁产品是不是能很好地出口,更重要的问题当然是其安全性。此前,铁路部门一直将高铁的安全性说得很满——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应该给民众一个起码的交代。这也是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必须确保相关事故信息的公开透明。过去的体制积弊,或者说体制惯性,往往是出了重大公共事件之后,习惯于捂着、瞒着,内紧外松。捂报、瞒报有个“好处”,常常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体制惯性,无政治文明可言,也无法治精神,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政府对人民负责,就是要将事情的原委、真相,原原本本向社会交代,向人民交代。在制度意义上,这不只是对人民负责,也是对法律负责。《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精神,就是要公开,不隐瞒。不公开透明,也往往使得谣言满天飞。谣言止于透明,一个谣言无从验证的社会,怎么可能是一个健康的社会?

  政府对人民负责,就是该处理的要处理,该问责的决不含糊。此次动车事故的处理过程,有没有渎职侵权的行为与举动,要查清楚。如果有,当依法追究责任。不处理到位,不问责到位,就有偏袒之嫌,就没有对人民真正负责。观察过去的不少问责举措,常常是“虚晃一枪”,这里下了台,又在别处上台。这样的伪问责不负责任,伤了人民对公权力的信任。

  政府对人民负责,就是要将心比心,做好遇难者家属与受伤旅客的善后处理。那种类似拆迁中早签合同给予奖励的做法,与敬畏生命之道背离,实在粗糙,令人难以接受。很遗憾,一边是善后工作不到位,一边却出现了异样的行为与声音。有官员在面对遇难者家属的合理诉求时,很不合适地提出了要将维稳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温州律师协会更是极其荒唐地要求当地律师不得擅自接受遇难者家属求助——在遭遇质疑之后,温州司法局和律师协会昨天发出声明道歉。这样的声音与行为,哪里有半点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求当官的概念淡化一些,为民服务的概念强化一些,将民众的利益看得更重一些。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处理与善后,算是一个检验。善良的民众其实要求并不高,就是希望得到一个合理的交代,得到合理的赔偿。给人民一个合理的交代,是对人民负责的起码底线。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