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在激辩中负重前行 金融界专家谈上半年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2011年07月30日 03:24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 李文龙 杨洋

   

  如果说,今年上半年的货币政策与往年有什么不同或者说有什么突出特点的话,那就是在5、6月间,人们在对货币政策的认识上存在不一致,并伴随着激烈的辩论。

  央行在这场激辩中始终处于一个绷得比较紧的舆论氛围中,但却不为激辩而改弦更张,不为噪音和责难而改弦易辙,不为迷雾而失去航向,始终坚定地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健货币政策,坚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更加注重金融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灵活性,始终坚持把握好执行政策的力度和节奏,负重前行。

  大家应该还记得,当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冲击到来之时,党中央、国务院见事早,出手快,出拳重,措施准,迅捷推出4万亿元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当时万众一心,应对危机,取得了我国经济增长率先从2009年一季度6.1%的低谷回升到2010年10.3%的好成绩。

  今年5月份,当经济增长出现放缓势头时,社会上和一些专家就发出了“超调”的声音,要求货币当局放松银根,不能再稳健中趋紧了。当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报50.9%,创28个月来最低,几乎触及荣枯分界线时,有些人又说话了,中国经济将面临“滞胀”和“硬着陆”的危险。

  此外,在5、6月间,社会上另一种声音也甚是高涨,“温州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东莞小企业再现倒闭潮”、“现在小企业生存状况比2008年金融危机袭来时更为困难”等等,并由此得出一个推论是,货币政策稳中趋紧,大企业得到贷款比较容易,资金紧了必然是紧小企业,小企业生存状况堪忧。特别是这些舆论经过一些媒体和网络的传播,迅速放大,因此,有人呼吁不能“超调”,要放松一些银根。

  可以说,上半年特别是4、5、6三个月间,央行执行货币政策是在激辩中进行的,是在一个绷得比较紧的舆论氛围中实施的。它考验着央行的智慧、判断力和动态中正确处理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者关系这样一种平衡调控的艺术。

  那么,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公布后,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如何?对当前经济形势如何研判?针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新情况,货币政策应把握怎样的力度和节奏?这些问题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记者为此采访了业界专家。

  货币政策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宏观调控任务

  我国的货币政策围绕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来制定,需要缜密的统筹和权衡。如何根据经济条件的变化在各宏观调控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稳健货币政策,考验着央行的调控智慧和平衡艺术。

  “今年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时间刚好过去半年,同时也是采取通胀预期管理的半年,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银行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则认为,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经济刺激政策平稳退出而不影响经济增长,合理消化刺激政策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大等副作用,重拾为应对危机而暂时放下的结构调整等任务,上半年货币政策较好地完成了这三项任务。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2日召开会议,在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强调,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物价关乎民生。今年上半年国内CPI高位运行,6月份更是达到了6.4%的历史相对高位。猪肉、蔬菜等食品价格上涨对老百姓生活的影响逐渐显现。而尽管去年以来严厉调控,房价却未出现明显的回调,4月份以来,多地楼市重拾涨势。不论是物价还是资产价格,都有明显的抬头趋势。

  多位接受采访的专家认为,在通胀压力不断显现的背景下,央行冷静分析经济形势,果断出手,根据适时、适度原则,运用多种工具进行宏观调控,来管理通胀预期。根据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变化,按照每两月上调一次利息、每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的频率进行操作。年内,这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数量型和价格型工具齐用,充分体现了货币政策调控的前瞻性和灵活性,及时降低了市场上的通胀预期。

  今年以来央行不仅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加息,而且通过央票发行、公开市场操作来回收市场流动性,调节货币供应量,物价上涨中的货币因素得到一定程度消除。上半年,我国GDP达到了9.6%的平稳增速,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同时未形成全面的物价上涨,通胀压力仍处于可控范围内。

  “本轮通胀与2007年金融危机前的通胀相比,都有流动性过剩的影响在里面,但相较于前者,此番流动性泛滥更多的是源于短期内大量信贷投放负面效应的集中体现,”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因而,通过货币政策传导,通过收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来控制市场中的流动性,已成为央行执行稳健货币政策的操作常态。

  尽管流动性收紧会对一些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带来压力,但是从中长期来看,它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增长,因为收缩流动性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控制物价,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需根据实体经济的运行状况来观察货币政策效果

  对于宏观经济走势和通胀形势判断的分歧加大,是市场上对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出现激辩的原因。不少业界人士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实际上面临着两难的考验:一方面PMI持续下滑显示经济增长活力或面临减退,国内外经济形势错综复杂,欧债危机余波未平,美债危机前景不明,均引发业界对于国内经济出现“滞胀”的担忧;而另一方面种种迹象均表明,通胀压力仍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

  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的过程中,经济滞胀、小企业倒闭潮等论调甚嚣尘上。针对这种现象,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要根据经济的实际运行状况来看货币政策的效果,如果不注重效果而关注使用的工具本身,有失偏颇。

  许多业界专家指出,当前国内经济增速更多的是主动调结构的结果,特别是房地产市场调控、节能减排、控制“两高一资”行业,这些举措尽管会短时间内牺牲较高的经济增速,但是换来的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以及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经过半年的结构调整后,目前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大为增强,而其中就包含着稳健的货币政策下,有保有压的信贷杠杆作用。

  “国内经济增长是正常的,通货膨胀是可控的,货币政策并未过度紧缩。”左小蕾认为,2011年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这一规模与去年不相上下,按照3∶3∶2∶2的信贷投放节奏,全年新增贷款依然将超过7万亿元,可能会比前两年略微下降,但这也是一个合理的回归,基本符合预期。

  除考量银行信贷投入外,左小蕾建议更应从社会融资总规模的角度看待实体经济获取的资金支持。央行初步统计,201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847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4.17万亿元,同比少增4497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361亿元,同比多增1179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028亿元,同比多增3829亿元;信托贷款增加913亿元,同比少增5102亿元;银行承兑汇票增加1.33万亿元,同比少增4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6588亿元,同比多90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2677亿元,同比多274亿元。

  左小蕾认为,社会融资总额的统计中,并未包含民间借贷情况。当前民间资金超过万亿,而且信贷活动非常活跃,资金周转快过银行信贷。估计如果今年的社会融资总额,延续现在的银行信贷略超50%,债权股权融资和其他融资占另外半壁江山的格局,加上民间至少过万亿的脱媒资金,今年全年的社会融资总额有可能与去年持平。“这样的融资规模,就算与2009年、2010年的非常态情况相比也不能说是紧缩,完全能够支撑我国经济较快增长。”

  而按照降低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一政府调控思路,银行新增贷款下降是正常的。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3.7%,同比低3.2个百分点;而委托贷款、企业债券、股票融资占比上升。直接融资占比上升而间接融资占比下降,体现出融资结构逐步优化的趋势。在股票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票据市场以及保险市场不断扩容的过程中,企业可使用的直接融资工具越来越多,多样化融资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的杂音,左小蕾指出,这是因为不同的利益集团企图借此来倒逼央行改变货币政策。有的利益集团,比如楼市里的投资者(这部分人很少用自有的资金,大多用银行的信贷杠杆来赚钱),指望能够放松银根,重新吹大资产价格泡沫,给投机者更大的赚钱机会。

  至于小企业融资难题,王勇则指出,这不是今年才出现的问题,“银根松的时候,小企业也说融资难,银根紧的时候也说融资难,因此融资难不能从银根松紧上去找出根本原因,眼下少量小企业破产倒闭归结于货币政策超调,既比较牵强,也不符合实际”。因为,尽管今年银根有所收紧,但是稳健的货币政策仍然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大型项目后续资金投入以及小企业技改升级所需的货币供应量。而且,央行一直加强窗口指导,把调整信贷结构放在第一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小企业还有“三农”的信贷投入进行“保”,对政府融资平台、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行业进行“压”,小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只不过,今年小企业的经营面临诸多难题,人工、原材料成本上升,行业周期带来的利润空间压缩、拉闸限电等都是个中因素,并非集中反映在融资困难。

  央行调查统计司曾就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分析全国信贷统计数据的基础上,结合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情况,了解了部分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今年5月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指人民币贷款,含票据贴现)余额19.79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增速比大型企业高8.4个百分点,比同期各项贷款高1.6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增速和比重均高于危机前水平。这些数据说明,小企业融资状况是得到改善了。

  在维护政策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在实体经济运行平稳、主要指标增长强劲、增长动能充足的趋势下,物价上涨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而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多样化,调控对象全局性,在解决通货膨胀等全局性问题时具有相对优势。郭田勇认为,上半年的宏观调控成绩来之不易,由于货币政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时滞效应,未来央行应顶住压力,排除噪音,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前瞻性,多种调控工具配合使用,做到态度鲜明,政策稳定。

  由于要在管理通胀预期与保持经济增长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相对于过去两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使用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的力度和节奏实际上更难把握。怎样在维护货币政策稳定性的同时,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

  接受采访的专家普遍表示,央行应加强窗口指导,坚持有扶有控,区别对待,积极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均衡投放。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三农”、水利建设、保障房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坚持信贷政策继续向这些领域倾斜,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发挥信贷杠杆作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碳产业创造良好的货币信贷环境。

  记者在深圳、东莞等地采访时了解到,许多银行出于转型以及利率定价方面的考虑,今年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不降反升。央行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机构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中小企业贷款新增量占比上升,农村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增长较快。

  不少专家指出,在关注央行的货币政策之外,要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经济发展的均衡性,还应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上做文章。这其中包括,加大对薄弱环节的转移支付,加大惠农财税政策力度;利用财政资金建立担保基金,为小企业提供贷款条件;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的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等。

  另外,针对“整个上半年,货币政策所有的工具包括数量性工具和价格性工具已经形成了组合拳,CPI还是越调越高”的说法,王勇认为,今年的通货膨胀远不像以前那样是单方面的,成因更加复杂,实际上是供给不足、通胀预期紊乱、国际收支失衡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发达国家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流入,也是其中原因。“这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单靠央行从流动性上进行管理是难以奏效的,需要形成部门之间的合力。”

  

分享到: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