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2日 06:58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核心提示:虽然股价升降同经济有一定关系,但经济不是股市,股市不是经济;两者既可以背驰,亦可以同步。
1997年8月开始,投资市场是疯狂的。过去十四年的股市、汇市、金市、楼市的起起跌跌,既带来机会,但同时破坏力也十分强。
如今,投资者对美元极度悲观。分析界5月份时猜测,美国第二季GDP可上升3.3%, 6月份修改为2.7%,7月底公布时只有1.3%(第一季更修订为0.36%)。美国经济增长放缓速度十分快,证明美国自2007年起已陷入日式经济——好也好不了,坏也坏不了。
全球GDP陷低增长
美国联邦政府和个人皆面对减债压力,令企业不敢招聘新人手,欧债危机亦减慢欧洲的经济扩张,加上中国面对较高通胀压力,2011年下半年全球GDP 增长率放缓十分合理。全球GDP陷入低增长是未来大方向(不是衰退),令全球股市由高PE时代走向低PE时代。
2001年起人们对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信心正在下降,但至今没有一个国家的货币可取代美元的国际地位。这段青黄不接期,令国际金融市场大上大落,美国股市由2000年起步入低PE时代。
美债如失去3A评级地位会很麻烦,因为不少基金指定只能持有3A级债券,但上周债市表现十分平静,代表No Big Deal(无大碍)。
上周股市又再下滑,去年11月至今,恒生指数在4000点内升降,升也升不了,跌也跌不了,但个别股份升降幅度很大,买错股份如不止蚀,损失可以很大。
自1997年8月至今,恒生指数过去十四年由1997年8月的16000多点,上升至今天的22000多点。十四年升幅只有约35%,所经历的大上大落包括: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2000 年科网股泡沫、2007年10月全球金融海啸及2010年11月开始的中小企洗仓潮,但个别股份升升降降也带来危机及商机,能否赚钱便看你如何把握。
花开须折 长持过时
在美国“高频交易”已占据股市50%的成交额,香港目前15%的交易额是来自高频交易,我个人不主张买卖次数太多,但亦反对做不切实际的长线投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由2008年11月开始的港股牛市,严格说只是2007年10月开始的超级大熊市中的一次大反弹,不是真正牛市。香港由1967年起的超级牛市早在1997 年8月结束(2000年起港元追随美元贬值,令恒指在2007年10月再创新高点,但以金钱购买力计仍不及1997年8月)。未来恒生指数升穿2007年10月的31958点的机会不大。
股票市场早已成为少数人赚大钱、大多数人输钱的地方。散户选股水平不高,导致散户日渐退出股票市场。
2000年,当科网股泡沫爆破时有多少人弃科网股而投资资源股?1997年7月香港推出“八万五”房屋政策到2003年9月的“孙九招”,又有多少人能够做到buy when the market`s going up, sell when the market goes down(顺势而行而非逆水行舟)?
大部分人错失机会,理由是当机会出现之时是那么平凡而不突出,只有小心观察的人才留意到,包括2001年“9·11事件”后美联储改变货币政策,到2009年3月推出QE。
下半年经济仍是No doom and no gloom,仍玩选股不看市。中国内地改革开放政策已推行三十多年,目前进入类似1980年代的香港情况。
250多个城市、7亿人口由高铁连接起来,内地消费市场正以惊人速度发展,既是商机处处亦是危机处处。投资决策已不如从前那么容易,但不代表没有商机。
美国推出QE1和QE2,其作用一如经济学家Carmen Reinhart 所言: 产生financial repression,即在金融压力下,最后令投资者找不到任何有实质回报的投资项目,被迫人人加入炒家行列。上述情况自1990年起在日本出现,1997年8月起在香港出现,令社会走向富者愈富、贫者受到社会福利制度保障仍可活下去、而中产阶级成为最受压榨的一群,社会M形化,例如80后近年已很难完成买楼愿望,成为新贫穷阶级。
老掉大牙的问题仍是买什么、卖什么,何时做何事?很多时候不是你有多少智慧,而是你有多少勇气。有些股份在高价时你有没有胆加入抛空行列?有些股票在低价时你有没有胆买入?上落市一向难玩,但股票市场有三分之二时间是上落市,因此必须训练自己的选股能力,不然如何在choppy market(多变的市场)生存?
费雪效应 滥发货币
影响世界经济三大思潮分别有两个:
一、凯恩斯主义。认为经济因需求不足出现经济衰退,政府必须制造赤字刺激需求,保持经济增长。结果引发1970年代的高通胀(年率15%)。
二、弗里德曼主义。认为只要货币供应稳定,经济可以自行调节,只会出现行业性盛衰,但整体经济可长期保持繁荣。1980年里根上台后采取弗里德曼主义,由1982年起美国经济一直保持繁荣,直到2001年受9·11事件影响才出现一季GDP负增长。
2008年发生金融海啸后,美联储开始全面采用“费雪效应”。提倡者Fisher教授认为,当负债不断增加令利率高企,可引发经济衰退。透过去杠杆化恢复经济增长需时太久;反之,如果政府增加货币供应,人为地压低利率,令美元汇价下跌,可以迅速恢复经济增长。在2009年3月及2010年11月美国先后推出QE1及QE2。其理论基础是:只要GDP不断扩大,财赤便不足惧——假如你月入1万元、负债100万元,是很大数目;但当你月入10万元、负债200万元就不足惧。
投资黄金跑输大市
欧洲、美国、日本等OECD 国家的新增货币,大量涌到新兴市场去找寻商机,资金泛滥所造成的经济泡沫一个接一个出现。
金价由2001年4月的256 美元,上升到今天的1620美元,升幅超过500%。今天看好金价者较2007年10月少30% ,当时金价是650美元。1983年至2006年的23年,一盎司黄金可换4.4股费城金银指数(XAU),今天可换7.3 股XAU,即过去五年金矿股升幅明显落后金价。最后是金价拉高金矿股还是金矿股拉低金价?
不要以为金价在过去升幅很大,其实金价只较1987年(扣除二十四年利息成本)上升20%。过去二十年如利息加多1 厘便代表金价(扣除利息后)没有上升,和持债券结果差不多。商品价格在2010年11月QE2推出时已出现拉锯局面,今年7月1日QE2结束后商品价格支持力更差,除非下半年出现QE3,不然商品价格上升空间十分有限。
Oxford Economics 研究:1970年至2010年黄金与通胀及通缩的关系,无法证明黄金可以对抗通胀及通缩。再根据以往表现,Oxford Economics 进一步认为,由2011年下半年至2015年,其他资产投资应跑赢黄金,除非出现欧元区内不少国家无法支付国债。换言之,2011年下半年起黄金并非绝佳投资对象。
上述研究证明黄金只可对冲极端事件,例如1970年代的高通胀及2001年起的美元及其他货币滥发潮。在投资组合中,黄金应占5%,高于此水平不值得鼓励。
表面通胀 实际通缩
大家请记住:虽然股价升降同经济有一定关系,但经济不是股市,股市不是经济;两者既可以背驰,亦可以同步。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本土生产的原材料已不足应付出口需求,需大量入口原材料才能应付,引发过去十年原材料涨价潮。今年美国同欧洲经济步入消费回落期,加上中国成功开拓原材料新供应来源(例如非洲)。2011年下半年起环球性原材料上升周期是否告一段落?各位在制订下半年投资策略时应考虑上述大方向可能已出现改变。
例如随着大量铁矿在未来投产,铁矿石价将由今年上半年高峰期每吨174 美元,在未来五年回落到100美元甚至更低,到时能否改善炼钢厂的边际毛利?巴克莱估计,单单5月份投资者就从商品市场提走69亿美元,包括在咖啡市场减持79.8%、铜减持77.3%、玉米减持39%、石油减持25.8%合约,是否代表商品价在今年4月见顶?
我们已进入一段没有廉价石油、没有廉价资源的时代,随着中国与印度冒起,日本及德国决定减少用核能,以及利比亚陷入内战,油价又怎会便宜?但美国与欧洲经济陷入低增长期,亦支持不了油价与资源价再大幅上升。未来要考虑如何适应高能源、高资源价格的时代来临。
传统智慧是,新兴市场跟随OECD 国家之后进入高消费期,能取代陷入低增长期的美国及欧洲,但各位是否知道美国2010年的消费是中国的5倍?即美国如减少10%消费,中国必须增加200%消费才能互相抵消。今天美国、欧洲及日本加起来,占去年全球总消费50%。当Kondratieff cycle(康德拉夫长波动周期)进入尾声,往往是通缩而非通胀,即低利率、低通胀率、低GDP增长率及高失业率,将成为经济主流。
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利用减息去压低美元汇价,以及量化宽松政策去对抗通缩出现,以美元计,表面上经济看似仍处通胀期,如以金价计全球早已进入通缩期。
2001年及2002 年是美股下跌第一只脚,2008年是第二只脚,何时诱发第三只脚出现?
过去十二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占总GDP的50%以上,由此保持GDP高增长。上半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仍较去年同期上升25.8%,当中国这个大经济火车头一旦慢下来,将对资源出产国构成一定影响。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