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8月02日 09:0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每日经济新闻 支玉香
核心提示:随着肖风的离去,基金界最早的创业总经理,仅剩下华夏范勇宏一人坚守在一线。
7月29日中午,当记者见到肖风时他已早到。知天命的他仍旧意气风发,浅蓝色的衬衫增添了一份儒雅。
“有人关心我是个很温暖的事情,没人关心就比较凄惨了。前段时间外界也传了很多,有各种猜测。现在有了确定的结果后,我一定要和大家当面交代一下。”他玩笑般说道。
记者当时意识到,随着肖风的离去,基金界最早的创业总经理,仅剩下华夏范勇宏一人坚守在一线。
“昨天我们董事会、管理层换届,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每三年一次。对于我来说,我也不想用辞职的这种字眼,毕竟我对公司还是很有感情的,正好昨天开董事会,重新选举,董事会还是选我做公司的副董事长,从1998年起到现在我一直都是。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请求,我就不再做总经理了,退居二线。这样我就只在董事会里任职,总经理就不再担任了。”
肖风说过,下一个十年,国内基金公司或会上万亿,他不排除会是博时;他也说过要把博时基金打造全能型基金公司,不过,旧时的设想不管能否如期兑现,那时的掌舵人将不会再是肖风。
近3个小时的谈话,他并未回避记者们的任何一个问题,甚至在谈到股权激励、谈到和大股东的分歧等敏感问题上,他仍旧是诚恳作答。
五十知天命:不想再做轰轰烈烈的事情
肖风是个60后,生于1961年。在将近不惑之年一手创办了博时基金,作为市场的先行者,他不可避免地承受着“尝鲜者”带来的风险和磨难。
肖风于1998年4月1号筹备博时基金,当年7月13日成立,成立第二个月博时就掘金20万,年底经会计审计,已经盈利200万。接下来的13年来,肖风跟随博时历经考验、遭受沉浮。
如今,五十知天命的肖风,做了一个选择:在事业处于高峰之际激流勇退,从一线退到二线,从“名利场”到大隐。
“我们这个年龄也不会一时冲动了。因为你是这个市场上的人,对投资者、股东、自己、公司,你总得有个交代。”他解释道。
“你一定要有耐心去思考这个事情,因为要负责任的。对公司要负责,对股东也要负责。你想想看,2007年底大股东(招商证券(600999))花了60多个亿买下来,然后你递上辞呈说我不干了,你不是对人家太不负责人了吗?从2007年到今年,我算过股东拿到的现金回报已经过大半了(包括出售24%的股权所得),那我觉得我可以去做我该做的事了。截至2010年底,连分红加上出售股权,至少这笔投资股东不是瞎做的。我作为经营者,我觉得这个时候可以去按我自己的想法,或者为了我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做一点事情。在这之前我觉得我不能这么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得知,之前市场上沸沸扬扬传了一年多的肖风离职消息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他深思熟虑了两三年。
不过,对于他的选择仍旧有不少人会生疑,五十岁选择转身会不会太早了?
“我不认为自己什么都能干。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离开博时,博时就会因此有什么问题。未来,(我的职业生涯)还有10年,以后不管什么机会,天大的诱惑,我都不会任一线管理者工作了,这是人生的一个选择,即使去做能成为比尔盖茨的工作也不去了。比尔盖茨现在还为自己怎么花掉那么多的钱而苦恼。”
他甚至向记者坦言:“我第一不去私募,第二也不会去管理什么公司。”
他随后想了一下,又说:“我们从农村走出来,走到今天这个程度,也算对得起前辈和后代了,再没必要弄什么轰轰烈烈的什么事情了。”
不会离开博时:直到股东讨厌我
肖风是博时基金的创办人,他用了13年的时间用来经营这个家公司。从不惑之年到知天命之年,对职业经理人来说应该是最为黄金的时间。虽然肖风主动辞任一把手,选择退居二线,但是话语间仍旧留恋。
“我要辅助新上任的总经理,让管理层完成平稳过渡。”他不止一次地这样说。
“从心底来说,我也想看看,实验一下,我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怎么非常顺当地把一个公司交接给别人,然后不发生大的波动。把企业管理这个事情做完了从创办一企业再到把一个企业交出去,我就完整了。一个环就做圆了。只有在还没有被别人认为已经不行的时候,就一起来做这个事情,等于说和新来的人一起来做这个试验,尽量辅佐他,实心实意,全心全意地辅佐他。把我作为博时基金一线管理者的这一个循环做完。”
“如果20年以后,博时成为世界第一的基金公司,我还可以骄傲地说这公司是我参与创建的。如果公司没了,那大家都颜面无光,所以不会甩手不管。当然新总经理顺利接手之后,也不会再做任何干涉,后期主要在董事会做好相关工作。”他说。
那么您会在博时董事会呆多久?
肖风抬头看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打趣道:“我会待到他们讨厌我为止。他们觉得我还有价值的时候我就做,觉得不需要的时候再说。我没有设定一个时间,因为将来即使要干别的事,我不会做与博时有直接竞争关系,有利害冲突的事情。”
基金经理频更换:何来中国投资大师?
肖风是中国基金业发展的践行者和见证者,记者不免好奇,他是否受邀去大学上课?
肖风回答:“确有此事,但是我怕误人子弟,跟别人聊聊天还行,上课我不敢。我们有的是一点点还不能串起来的经验,上课你得给人家成体系地讲,我觉得我这方面能力不够。”
但是关于经验,肖风有着自己的思考,并且愿意分享给这个市场这就是关于“中国投资大师”的问题,也是他少有主动提起的问题之一。
他说:“中国基金业20周年的时候,一定会有人问中国的投资大师在哪里?一定会有人问,基金业谁投资做得好?”
他自问自答道:“很可惜,我们的基金经理大部分几年跳一次,或者跳出去了,或者在公司里换成了其他基金。20年后换了几个基金,你怎么系统地去说明你的方法、理念、业绩的匹配?你三年一换,我怎么知道你长期业绩好呢?”
他回忆道:“我去年对我们三个管投资的副总说,你们绝对不要放弃你们所管的基金,一定要继续管下去,你们都已经管了6、7年,长期绩效都不错,短期某一年可能不一定好,但是长期来看,5年以上的绩效都不错,你们应该努力去管20年。”
“如果一个基金你真做到管20年了,中国可能没有几个基金能经理做到。那么我想,20年之后你就可以写书了。”
“别人说我去年管了这个,前年管了这个,大前年管了这个,我也不错啊!但这个不错有什么用呢?你要持续地告诉我,在一个组合上,你每年重复做,做了20年还是不错,你才叫投资大师。”他坚定地说。
他再次打趣道:“说实话,5年后谁还记得肖风是博时的总经理啊?真是你连续管一只基金20年,然后你出一本书,中国教投资的大学教授一定会告诉学生这书是必读的。当然你要年年亏也是不行的,你要告诉我长期业绩在同类中是好的。你的长期业绩好,才可以告诉我你的方法是这样的,至少拿我当参考吧。大学生必读的参考书之一吧。”
他似乎在向所有的基金经理建言:“可以做高管,公司副总,但一定还要坚守基金经理的角色。”
“一个基金经理他不管理组合,那就典型的我们国家的那种官僚体制下的想法,觉得弄个官我这辈子才算成功。什么叫成功?就好像我刚才说的,肖风过10年以后没有人会说博时肖风当过总经理。”他再次强调。
股权激励非必须:行业工资已均衡
“股权激励”是基金公司高管一直呼吁的。更有公转私的基金从业人员大张旗鼓地认为,公募基金的问题出现在股权问题上。
“呼吁和要求肯定是要有的,不然管理层怎么知道你有这个需要。”不过,他转而又说,“很多人肯定会提出股权激励,至于是否真的期待到这种程度,那也不一定。是不是真的基金业没了这个东西,就办不下去呢,当然不是。”
“国外也有很多基金公司都没有股权激励这类的东西,我曾和一个大的金融机构亚太区的某位高管聊到类似的事,他参与怡和家族在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创办,后来公司几十亿美元卖给了摩根大通。我问他们给你股权了吗?他说没给过。所以这个不是必须条件,业界喊得响一点也可以理解,没给股权,不是也发展到3万多亿的资产规模嘛。我们也没刻意去等过。”
基金公司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来解决股权问题,肖风说:“现行状况要施行股权激励,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久而久之,就形成一种理性的结果,用另一种方法来替代提高薪酬,也就是折现。现金也是钱嘛,假如公司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结构不能给股权,我们能按照100万股权、一定的利润率、还能给我们公司干二十年这个时间给你折现了。”
“别人会说为什么基金行业的工资就比别人高啊?实际上用的就是这个办法。当回报可以达到一个平衡点时,公司就能留得住人。现在基本上已经是一个平衡状态。”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