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鄂武商明起复牌“国资系”逾5亿增持5%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3 00:29 来源: 汉网-长江日报

   本报讯(记者杨菁 蔡木子)今日起,鄂武商A复牌,再战江湖。昨晚,鄂武商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宣布其武商联及一致行动人打算花近5.4亿元,增持鄂武商5%股份,巩固第一大股东地位。

  花费近5.4亿

  收购5%股份

   昨日,报告书显示,本次要约收购为无条件、向鄂武商A除收购人以外的全体流通股股东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增持后的股份占比不会超过鄂武商总股本75%。

   武商联集团与武汉经发投、武汉国资公司已分别召开临时董事会,并就本次要约收购签署了《关于实施要约收购的一致行动协议》。

   这3家将联手“出击”:武商联收购不高于9429514股,武汉经发投收购不高于9429514股,武汉国资公司收购不高于6503420股股份,合计不高于25362448股股份,占鄂武商A总股本比例为5%。

   据了解,本次要约收购的价格为每股21.21元,收购所需最高资金总额为53793.76万元,收购期限为30天。

   目前,收购人已将10758.75万元(即要约收购所需最高金额的20%)存入登记公司指定的银行账户作为履约保证金。

   上月中,鄂武商宣布,第一大股东武商联及一致行动人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增至29.99%,并拟继续增持至30%以上,可能触发要约收购,停牌半月有余。

  互讼官司均未了结

   眼下,鄂武商两大股东:“国资系”与浙银泰在股市上缠斗几个月,在法院的互讼官司也均未了结。

   近日,武汉江汉区人民法院审理武开投状告浙银泰,在二级市场上违规增持鄂武商股份,尚未宣判。

   杭州那边,浙银投状告武商联,违规增持鄂武商A股份的案件也在审理过程中。

   据了解,浙银投在《民事起诉状》中诉称,2011年6月8日鄂武商A在以“重组”为由停牌多日后,宣布中止重组,6月9日复牌。6月9日当日,武商联集团即与其一致行动人增持鄂武商A达5%。

   浙银投认为:“该行为无视证券交易规则、直接违反《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中相关规定,利用其大股东地位,事先获知复牌信息,在复牌当日即违规交易,造成股价波动,直接损害原告以及广大中小股东的权益。”

   昨日《要约收购报告书摘要》表明,武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的增持是通过二级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和大宗交易进行,不存在利用鄂武商A内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或操作市场的情形,并不适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第4.4.6条的规定。

  股权“战斗”

  可能还将延续

   根据昨日公告,本次要约收购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增强对公司的影响力,更好地促进公司发展,并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同时,“收购人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增持鄂武商A股份”。

   有业内人士估计,浙银泰此前在鄂武商身上投资不小,恐怕也没有那么容易罢手。

   据了解,公告前30个交易日内,鄂武商A股票的每日加权平均价格的算术平均值为18.03元/股,按要约收购价21.21计算,溢价近15%。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以每股超过21元的价格去要约收购一个商业股,成本已经算是较高了,能不能成功,也要看复牌之后股市行情的走势,现在不太好判断;之所以只收购5%,是因为一旦成功,鄂武商及一致行动人占鄂武商股份35%,已经是一个比较安全的相对控股比例。如果要达到绝对控股,所需成本太高;想解除一致行动人战略联盟,可能是想让这些一致行动人把股权都转让给武商联,加强控制权。

   尽管董登新有上述理性解释,但当记者告知鄂武商开出21元以上加码要约收购时,董登新表示:“武汉国资如此重视一个商业企业的控股权,让我有些意外”。董指出:“商业是过度竞争行业,一般国资应该退出这些领域,因为其天然的优势可能破坏市场自由竞争。国资应该进入民营资本不能或不愿进入的领域。此外,武汉经济还有更重要的需要投入的地方,比如产业升级,比如结构转型,比如培育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