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推荐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6:19 来源: 时代周报☉报道篇
善用航母:
打破“中国威胁论”的亚洲尝试
作者:吴挺
来源:8月1日《东方早报》
尽管中国并非亚洲第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且即将进行海试的航母是由苏联报废的“瓦良格”号改装而来,距离真正具有实战部署能力还有多年的测试和训练期,但中国即将拥有第一艘航母的消息,还是引发了各方对亚太乃至世界地缘政治版图改变的各种猜疑。
美国的中印问题专家马利克认为,第一艘航母发出了中国探索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海上强国的信号,“中国正从东亚大陆强国转变为全球海上贸易强国。”他还进一步预计,或许很快,中国的“军事联盟”及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缅甸港的前沿海军设施部署,会促使印度以寻求在越南、日本及中国台湾地区获得港口通道作为回应。而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曾明确表示不担心中国航母下海。除了技术上与美军的差距之外,一艘航母单舰所能带来的军事用途着实有限。反应更为强烈的是一些东南亚国家,越南、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加紧购置潜艇,以加强“海上止入”战略。
通过周边国家的反应和行动来推断中国航母的下水必然打破亚太地区的军事平衡和战略均势似乎过于草率,各方对此也仍存争议。对于某些邻国而言,中国航母的出现,尤其是国产航母舰队的打造,往往被视为争夺地区主导权的重要一步,甚至是地区军备竞赛和冲突将至的先兆。中国内部围绕航母的作用展开过激烈的讨论,而多国海军在灾难面前的表现说服了许多中国人相信“硬权力可以软着陆”、“好航母可以带来好邻居”,中国此后打造的新型医疗船和两栖运输艇,都被视为海军力图以良好方式融入国际体系的努力和尝试。
点评:虽然,一艘航母不足以改变世界政治、军事版图,但邻近国家还是有所动作。中国的崛起需要一个安定的周边环境,而中国航母的亮相或许有益于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评论篇
痛定思痛谈铁路
作者:胡舒立
来源:8月1日《新世纪》
“7?23”动车追尾惨剧发生至今,已一周有余。尽管最终调查结果公布尚待时日,但根据既有报道和铁路等方面的信息即可判断,事故主要源于“人祸”,而非“天灾”。
此次事故再次证明,铁路体制改革迫在眉睫。它表面上是信号系统故障所致,但其实是铁路系统长期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体制使然。光求速度,不改革,会出大事。铁道部至今仍兼具政府和企业双重职能,既是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又直接经营铁路运输企业,决策程序烦琐而又“一言堂”,在运营上表现为“预算软约束”,投资风险没有明确的承担主体,其机制和中国逐步转向市场体制的整体格局极不配套。
随着刘志军下台,铁路系统的反腐败正在向纵深发展,铁路建设和发展战略也面临调整;同时,铁路公检法体制改革也正在推进,原来从属于铁道部的公检法机构,正在逐渐被剥离。这正是朝着正确的方向迈出的第一步。铁路改革千头万绪,既包括运营体制改革,也包括投融资体制改革,而政企分开实为改革第一步。要做到政企分开,可行的策略是在“大交通”框架下,把铁道部并入交通部,以机构改革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铁路改革的方向应当一以贯之:今后,政府不应再直接充当经营主体和投融资主体,必须痛下决心实现政企分开,并以放开市场准入和监管垄断企业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市场公平竞争规则。改制后,政府的职责集中于监督垄断企业、维护市场秩序、确保普遍服务及铁路安全运营。
点评:垄断产生寻租,寻租易致腐败,腐败酿成悲剧,政企不分、管办不分的包办模式已经成为滋生腐败的重要温床。动车信号系统的黑匣子找到了,铁路部门运营、调控、监管的“黑匣子”却依然有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