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外媒看中国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06:19 来源: 时代周报

  中国该不该来场经济调速

  来源:8月2日【美】《华尔街日报》

  造成至少40人死亡的温州动车悲剧,可能会促使中国接受较低的经济增长率。不过,中国真正需要的或许是一场经济调速。

  过去几个月,有关中国实际债务规模的争论越来越多,随之出现了对于中国经济疲弱的担忧。其中,特别令人担心的是地方政府的债务。中国绝不是希腊,不太可能爆发全面的债务危机。中国只有25%—30%的公共债务的利息由政府收入来支付,再加上中国政府的资产总额庞大且增长强劲,这意味着中国爆发全国性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很低。不过,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由于急切地想控制住失业率,中国会尽量掩盖银行或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上的窟窿,而不为这个烂摊子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如果因决策失误导致坏账却不必承担后果,银行最终将在依据商业条件而非政治考量进行操作方面倒退一大步。地方官员和有后台的人将巨额公共资金中饱私囊的贪腐或欺诈行为就不会得到曝光。在这种情况下,眼前的问题解决了,但强调不惜一切保增长的做法依然没变。

  分析人士已经对此次追尾事故的深远后果进行了预测。花旗在上周出炉的报告中写道,动车追尾事故可能促使政府未来几年放缓GDP增速,花更多时间来解决人为高速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对中国可能更有好处的是一场衰退性的泡沫破裂,这会为一轮新的迅速增长扫清道路。德意志银行亚洲投资策略师琼斯说,1790年至一战期间,美国的GDP每三年就有一年下滑,这种“净化和复兴”周期最终为美国经济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

  中国转型的深层逻辑

  来源:8月2日【新】《联合早报》

  要研究中国发展的病症背后的病理,涉及对中国发展已近20年的市场经济的解读和定位。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未能完成市场、政府和法治的三位一体而又互相分离的关系。政府手中拥有过大的经济项目审批权,而对经济活动的监管却十分不到位。在健康的市场经济之下,尤其是在强调政府调控功能的经济体系下,政府应着力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监管,而非时刻把住审批权力。

  政府握有大量的准入权,加上缺乏独立法治的监管,因此政商利益输送就成为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而这一不正常的普遍现象,实际上坑害了现有体制下的许多能干官员。大量反腐材料证明,从能干的官员到贪官,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对转型期的中国来说,不是要在政府与市场无法分离的情况下一味反腐,而是真正完成两者的分离和政府职能转型。保证官员“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不但是反腐的要求,也是保护一大批体制内能干官员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中国社会形态的必然转型,即从原有封闭的、可由国家绝对控制的社会向着日益多元、开放的公民社会转型。过去中共靠疾风暴雨的方式夺取政权,赢得本身并无任何私有财产的人民的支持,那么今天当中国绝大部分民众已经或开始拥有私有财产,并产生日渐多元的利益分化的时候,中共如何赢得全体人民的支持,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执政课题,任何一个现实主义者都必须正视中国正在发生的这一深刻变化。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