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更多
字体:

发改委否认存在食用油限价令

http://msn.finance.sina.com.cn 2011-08-04 16:59 来源: 财新网

  流传已久的“限价令”是否存在,为何成了一个难解的谜

  【财新网】 (综合媒体报道) “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

  在“食用油‘限价令’”这一说法已经在国内流传将近一年后,国家发改委今日(8月4日)针对金龙鱼等品牌食用油涨价问题,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表达了上述观点。

  报道称,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同志表示,食用油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品,由企业自主定价,并无“限价令”一说,更谈不上批准涨价申请。但报道没有说明负责人具体姓名。

  该负责人还表示,媒体应客观准确报道国内重要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形势,防止因不实报道扰乱社会预期,引发市场异常波动。“对于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扰乱市场价格秩序的,有关部门将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给予严肃查处。”

  国家发改委这一表态与过去几个月来市场的感受大为不同。

  根据包括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内的众多媒体报道,去年11月下旬,为维持物价稳定,国家发改委曾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四家企业座谈,要求四家企业的小包装食用油4个月内(即截至2011年3月)不要涨价。这就是食用油“限价令”的来历。

  此后,众多媒体还报道,今年4月份时,国家发改委又驳回了部分企业希望食用油涨价的提议,希望在6月底前暂缓提价。是为食用油“限价令”延期的说法。

  7月10日,鲁花花生油率先宣布涨价5%,但鲁花随即又主动撤回了涨价函。自8月1日起,金龙鱼品牌多款食用油涨价5%。这些食用油主力企业的最新动向,被市场解读为“限价令”已失效。

  国家发改委今日的表态,没有说明为什么“食用油‘限价令’”这一说法已经在国内流传将近一年了,直至现在才否认存在涨价禁令。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负责人今日还表示,“国家一直高度重视食用油市场和价格调控工作,积极采取了增加进口、投放储备等多种方式保障市场供应。”“目前国内油料油脂市场供应充足,国家储备充裕,可以保障市场供应。”近年来,国际市场大豆和豆油价格大幅波动,而国内价格保持了相对稳定。今年7月份,国际市场豆油现货价格同比上涨57.6%,同期国内豆油平均零售价仅上涨18.1%。

  从国家发改委近来调控物价的常用工具来看,“约谈”是重要方式之一,但相关内容及结果均鲜有公告。

  “约谈”这种行政方式,在国家发改委2007年10月颁布的《价格监督检查提醒告诫办法》确有明文规定。该办法称,价格主管部门实施提醒告诫措施可以采取公告提醒告诫、会议提醒告诫、书面提醒告诫、约谈提醒告诫等形式。

  今年三四月间,国家发改委曾密集约谈各类企业和行业协会,希望企业主动为稳定物价做贡献。约谈后,包括联合利华、康师傅等企业,都冻结了涨价计划。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曾正式回应“约谈是行政干预”的质疑称,约谈是为了提醒经营者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引导企业正确行使定价自主权,自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约谈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当前宏观经济和价格形势,宣讲价格政策法规,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探讨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听取企业的意见和建议。“约谈是一种沟通方式,不是行政干预,更谈不上干涉企业定价自主权。”■

  (财新记者 徐明)

分享更多
字体:

网友评论

以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SN观点更多>>
共有 0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请登录:
内 容: